頭條 AMD慶祝賽靈思成立40周年 40 年前,賽靈思(Xilinx)推出了一種革命性的設備,讓工程師可以在辦公桌上使用邏輯編程。 賽靈思開發的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使工程師能夠將具有自定義邏輯的比特流下載到臺式編程器中立即運行,而無需等待數周才能從晶圓廠返回芯片。如果出現錯誤或問題,設備可以在那里重新編程。 最新資訊 傳博通遭歐盟反壟斷調查,涉嫌強迫客戶購買芯片 有消息人士周三透露,博通受到歐盟反壟斷機構調查,因該公司可能利用其市場主導地位向客戶不當施壓,要求客戶購買其半導體產品,并損害競爭對手的利益。 發表于:10/26/2018 上海最大集成電路項目建成投片 經過22個月艱苦奮戰,上海最大的集成電路產業投資項目——華力二期12英寸先進生產線日前正式建成投片。 發表于:10/26/2018 中國集成電路提前布局后摩爾時代或可步入“同步發展” “過去50年,IC技術的發展遵循摩爾定律,逐漸走入發展瓶頸;2025年以后,新的晶體管材料將被用來輔助硅基的COMS技術,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的芯片消費國和進口依賴國或可大有作為?!痹?0月20日由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基金會主辦的“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國際高峰論壇”上,美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美國耶魯大學馬佐平教授給出自己的發展意見,如果說起步較晚的中國集成電路在摩爾時代一直是追趕的態勢,那么后摩爾時代共同面臨的技術革新無疑給中國集成電路發展一個“迎頭趕上”“同步發展”的時機。 發表于:10/26/2018 大基金總裁丁文武: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要補短板、強長板 在10月22日召開的北京微電子國際研討會暨IC World大會上,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基金”)總裁丁文武表示,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是建設創新國家的必然選擇,不管國際形勢多么復雜和嚴峻,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信心和決心不會改變。發展集成電路產業要在“補短板、強長板”方面下功夫。 發表于:10/26/2018 格芯宣布盡快在成都廠投產22FDX 據半導體行業觀察獲悉,今日,格芯與成都合作伙伴簽署了投資合作協議修正案。基于市場條件變化、格芯于近期宣布的重新專注于差異化解決方案,以及與潛在客戶的商議,將取消對成熟工藝技術(180nm/130nm)的原項目一期投資。同時,將修訂項目時間表,以更好地調整產能,滿足基于中國的對差異化產品的需求包括格芯業界領先的22FDX技術。 發表于:10/26/2018 集成電路大基金投資華大九天 國產EDA任重道遠 上月,華大九天獲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從2017年底至今,華大九天已獲得累計數億元投資,這將有助于華大九天提升自身技術水平,填補中國EDA工具上的空白。不過,由于中國在EDA工具上與國外三大廠差距過大,追趕之路任重道遠。 發表于:10/26/2018 本土半導體最大收購案誕生,聞泰宣布將全資收購安世 10月24日,上市公司聞泰科技發布預案,計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安世集團所有GP和LP份額,交易完成后,聞泰科技將間接持有安世集團的控制權。 發表于:10/26/2018 英特爾:Modem業務增長131%,PC芯片需求下滑七年終反彈 北京時間10月26日凌晨消息,英特爾今天公布了2018財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英特爾第三季度營收為191.63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161.49億美元相比增長19%;凈利潤為63.98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45.16億美元相比增長42%。英特爾第三季度業績以及第四季度和全年業績展望均超出華爾街分析師此前預期,推動其盤后股價上漲近1%。 發表于:10/26/2018 清華控股調整股權轉讓方案 深投控欲收購紫光集團36%股權 10月25日晚,紫光國微、紫光股份及紫光學大三家公司同時公告,實控人清華控股與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深投控”)及紫光集團共同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擬向深投控轉讓紫光集團36%股權。轉讓完成后,清華控股持有紫光集團15%股權,深投控持有紫光集團36%股權。 發表于:10/26/2018 基于FPGA的便攜式正交鎖相放大器研制 基于FPGA研制了一種用于微弱信號檢測的便攜式正交鎖相放大器。先由信號處理模塊接收待測信號并對其進行可變增益放大與工頻噪聲濾波,經過A/D轉換模塊轉換后輸入FPGA,通過數字鎖相環完成對待測信號的相位鎖定,提取反饋信號以計算待測信號幅度,實現微弱信號檢測。該鎖相放大器的幅度測量范圍為100 nV~100 μV、動態范圍達60 dB,相位精度達0.001°。該系統設計為便攜式設備,成本低,易維護,可滿足野外作業等特殊環境的測量要求,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發表于:10/26/2018 ?…636465666768697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