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光電相關文章 我國首條柔性顯示屏生產線在成都實現量產 打破國外壟斷 26日,我國首條柔性顯示屏生產線在成都實現量產,打破了國外企業在這一領域的壟斷,加速我國移動電子產品進入柔性顯示時代,卷起來的手機離我們不再遙遠。 發表于:10/30/2017 OLED將成2017年顯示市場新爆點 本文從市場規模、創新熱點、產品應用和發展競爭環境進行深入分析,對當前新型顯示產業的發展趨勢提出以下十大展望。 發表于:10/16/2017 京東方OLED將量產:向三星發起沖擊 近日京東方表示,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已于今年5月11日點亮投產,有望今年10月份實現量產。 發表于:10/16/2017 淺析OLED電視產業前景 在“未來電視已來——OLED巔峰盛會”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白為民指出,OLED技術的出現對彩電行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促使彩電行業從傳統的價格戰、促銷戰,向高端化、精品化轉型升級。 發表于:9/17/2017 如何快速捕捉MIPI DSI圖像控制信號 MIPI DSI做為圖像顯示接口的標準,如今已被廣泛應用。熟悉的工程師都知道,我們可以通過一段代碼輕松的將顯示屏點亮,然而對于一塊已經點亮的屏,我們該如何準確抓取并分析其控制信號呢? 發表于:9/15/2017 全面屏為何是18:9比例?竟有如此“玄機” 18:9全屏幕智能手機已在2017年下半正式引爆,手機屏幕長寬比從原來的16:9規格變成18:9后,手機面板將變更大,目前全球智能手機的主流尺寸是5.x吋,占比高達6成以上,但在規格轉換成18:9全屏幕之后,手機主流尺寸將往6吋以上靠攏。 發表于:9/12/2017 國內LED器件價格穩定,照明LED卻持續降溫 集邦咨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最新價格報告指出,2017年8月,全球LED燈泡價格繼續下滑,取代40瓦白熾燈的LED燈泡零售均價下滑1.1%,為6.4美元;取代60瓦白熾燈的LED燈泡零售均價下滑1.5%,為7.7美元。 發表于:9/12/2017 車載與安防應用遍地開花,網絡攝像頭模組成為行業關鍵零部件 隨著在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安防監控(家用與工業)、以及信息娛樂應用接受度不斷上升,攝像頭市場飛速發展。這些應用對能源效率、成本效率以及產品尺寸都有要求,在服務質量(QoS)與排放上也要達到一定水準。 發表于:9/11/2017 液晶材料如何打破國外企業壟斷? 近兩年內,國外液晶面板廠逐步縮減產線,中國大陸則不斷加碼,累計計劃投資規模不斷突破新高。隨著這些新建產線的產能逐步釋放,中國成為全球顯示面板制造第一大國已然可以預見。 發表于:9/10/2017 iPhone 8售價近萬元的真相,竟因為三星? 今年iPhone 8變化如此之大,可能并非蘋果本意,按照正常的情況來看,更新都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可能是為十周年獻禮,也可能是急著為了挽回失去的市場份額。 發表于:9/8/2017 OLED接班LCD,三星的量子點電視大勢已去? LG 電子領軍的 OLED 電視市占起飛,逐漸追上三星的量子點電視。如今 LG 電子為了搶市場,發動殺價戰,55 吋的 OLED 電視首次降到 300 萬韓圜以下(約臺幣 8.6 萬元),要給三星好看。 發表于:9/7/2017 量子點和OLED兩大陣營展開拉鋸 近日記者從奧維云網(AVC)獲悉,上半年國內線下市場,量子點電視銷售量10.5萬臺,均價12747元;OLED電視銷售量2.3萬臺,均價17037元。兩者在銷量上的差距已經從去年的一度高達七倍縮窄至四倍多。 發表于:9/7/2017 本土LED照明驅動憑創新突破打入加州最高規格市場! LED照明以節能、環保等特性顛覆了傳統的照明觀念,在迎接智能照明來臨的今天,它在能效、可靠性、尺寸、成本、壽命等方面面臨著更高的要求。與之相應,LED驅動作為其關鍵組件,也在這些方面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 發表于:9/7/2017 安卓之父開發的全面屏手機卻遭“一團糟”的評論 2017年,窄邊框的全面屏手機在全球興起,三星電子、夏普、小米、蘋果都已經或者將要推出全面屏手機,而安卓之父魯賓開發的Essential手機,也因為極高的屏占比,引發了外界關注。但是這款手機最近卻遭遇了一個糟糕的差評。 發表于:9/7/2017 全面屏已成最新標桿,三星S9全面屏曝光 三星的全面屏設計目前來看應該是行業里數一數二的,不過未來Galaxy S9可能會采用全新的異形全面屏。最新曝光的公開文件顯示,三星的專利中涉及到了全面屏設計。而從專利圖片來看,其全面屏與三星S8和Note8不同,頂部中央多出了一小塊兒劉海。 發表于:9/7/2017 ?…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