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電子最新文章 醫保回應還價:藥價降低1分錢,我國就省3600多萬 在為期三天的談判中,150個談判藥品中,最終有97個藥品談判成功,價格平均降幅超過了60%,這將直接帶動使用這些藥物的患者負擔水平降至原來的20%以下,個別藥品甚至降至5%以下! 發表于:12/10/2019 智慧醫療助力健康養老服務仍面臨著諸多挑戰 智慧養老作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仍處于起步階段,其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例如:依賴政府財政支持、資源共享困難、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隱患、不能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等。 發表于:12/6/2019 淺析智慧醫療最基本的原則 當前,廈門市的智慧醫療的發展成果顯著。繼廈門市在全國首創“全預約、全自助、全天候”的門診就診流程新模式之后,前段時間,廈門市搭建起了覆蓋全市的門診統一預約平臺。 發表于:12/6/2019 中國電信發布5G+云+AI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2019年11月20日,中國電信北京公司在北京正式舉行了北京醫療信息化研討會。本次研討會的主題為5G添翼,云啟醫療”。會上,中國電信北京公司正式發布了電信“5G+云+AI”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發表于:12/6/2019 “5G+云+AI”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發布 11月20日,由中國電信北京公司舉辦的“5G添翼,云啟醫療”——北京醫療信息化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電信“5G+云+AI”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發表于:12/6/2019 智慧醫療:重慶建設40家智慧醫院? 精確到分鐘的預約掛號;您可以通過刷臉來支付醫療費用;您可以在家等待中藥送到您的家門口……到2020年,重慶將完成40家“智慧醫院”示范建設,高效的醫療服務可以滿足患者的需求。 發表于:12/6/2019 使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智慧醫療 技術改變了世界的發展,技術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健康有著重大影響。近年來,互聯網、物聯網和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已經與醫療保健相結合,醫院信息的創建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醫療健康服務也從過去深度依賴醫生行醫診療經驗轉換為新的模式,這種模式由醫生的治療經驗驅動,并輔以技術創新。 發表于:12/6/2019 平安智慧醫療: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實現智慧診療一體化 平安智慧城市不僅能為單個診療節點提供輔助,更能夠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服務場景,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實現智慧診療一體化。記者近日從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簡稱:平安智慧醫療)了解到,截至目前,平安智慧城市智慧醫療一體化平臺已落地全國70多個城市,應用于超過14000家醫療機構。 發表于:12/6/2019 羅永浩又創業了,這次的項目看著靠譜嗎? 12月3日晚間,羅永浩如約召開了其“老人與海”發布會,介紹了一項Sharklet (鯊紋)仿生學物理抗菌技術。 羅永浩介紹,他現在是Sharklet公司的全球合伙人和“首席忽悠官”。 發表于:12/6/2019 平安智慧醫療急需突破瓶頸 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從1959年計算機輔助診斷雛形誕生,到20世紀80年代,醫學專家系統(Medical Expert System) 取得突破性進展,再到當下,“臨床決策支持系統”(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簡稱為CDSS)已經成為國內外醫院配備標品,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輔助作用愈加凸顯。 發表于:12/2/2019 智慧時代 村田醫療用RFID解決方案助力智慧醫療建設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技術的共同驅動下,我國智慧醫療市場需求不斷増長,市場規模迅速擴大。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智慧醫療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智慧醫療市場銷售規模突破7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逼近1200億元。智慧醫療市場廣闊的發展前景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身其中,作為全球知名的電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制作所(以下簡稱“村田”)通過提供小型、高可靠性的產品來應對智慧醫療領域的發展需求。 發表于:12/2/2019 機器學習模型在醫療行業的應用可以更好的識別肺癌 研究人員在達特茅斯-希契科克醫療中心 已經創建了分類肺癌幻燈片同樣三個病理學家發表在科學報告的一項小型研究如何做一個深刻的學習模式。該模型自動對肺癌樣本中的組織學類型進行分類,以幫助醫生快速確定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法。研究人員已經在系統上產生了早期的證實數據,現在計劃在其他醫療中心的臨床環境中對該技術進行測試。 發表于:12/2/2019 心臟直視手術的數學模擬技術為醫療行業帶了便捷 沒有人可以否認心臟直視手術是造血術,它是使心臟暴露在外并且使血液繞過心臟的外科手術。接受心臟外科手術的所有患者中,幾乎有三分之一經歷了腎衰竭,但對于為什么會發生腎臟損傷或如何預防它知之甚少。 發表于:12/2/2019 用于SciLifeLab提供醫療研究的微陣列技術 總部位于蘇格蘭的微陣列儀器公司Arrayjet已獲得25萬英鎊的合同,向瑞典SciLifeLab(瑞典國家分子生物科學中心)提供微陣列技術,以提供用于繪制人類蛋白質圖譜的進一步分析信息。 發表于:12/2/2019 研究人員使用AI技術深入研究預測RNA結構的方法 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已使用人工智能方法更好地預測RNA二級結構,希望可以將其開發成為更好地了解RNA如何與多種疾病(例如癌癥)相關的工具。周耀奇教授,庫爾迪普·帕利瓦爾教授,博士 格里菲斯糖業研究所和信號處理實驗室的學生Jaswinder Singh和Jack Hanson博士領導了這項研究,該研究已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發表于:12/2/2019 ?…737475767778798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