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最新文章 基于家庭WiFi的室內漏水檢測 隨著無線傳感系統和無線網絡技術的提高,使用無線信號進行人機交互、行為識別、非接觸式感知檢測在無線傳感領域越來越受到重視。針對在家庭環境中經常發生漏水意外,提出一種使用商業WiFi信號進行實時檢測漏水的系統。主要利用商業WiFi信號中的信道狀態信息,通過接收信號捕獲由物體的不同特性引起的信號變化,并進行三步處理:數據預處理、特征提取、機器學習分類,以達到能夠實時檢測漏水的目標,革新傳統漏水檢測系統。為了證明所提出的系統的分類模型適用于任意普通家庭環境,最后進行了實際測試并輸出結果,驗證了該系統的可行性。 發表于:9/21/2020 自連科技與航天壹亙聯合發布支持5G和多協議的工業級智能邊緣計算盒子 中國深圳 – 2020年9月17日 – 提供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的領先科技企業自連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連科技)與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領域內領先企業上海航天壹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航天壹亙)今日聯合宣布:雙方攜手推出應用于工業物聯網的邊緣計算產品ALXE10B智能盒子,該產品可用于為各類加工、制造和生產場景快速添加邊緣計算所需的采集、邊緣處理、通信、大數據處理和云邊協同的存儲能力,適用于機械、航空、航天、造船、汽車、發電、冶金、模具制造和電子信息設備等行業。 發表于:9/19/2020 自連科技發布面向大健康和新基建等新賽道的全場景物聯網解決方案及應用產品 中國深圳 – 2020年9月17日 – 提供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的領先科技企業自連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連科技)今日宣布:為其已淀積超過七年的端到端智能與物聯解決方案,再添網橋、數據網關、工業級邊緣計算產品,以及支持最新Wi-Fi 5和Wi-Fi 6標準和BLE 5.0無線通信協議的系列模組等新成員。這些新產品將支持智慧大健康和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領域內的企業快速實現高質量、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物聯網應用,并利用自連科技及伙伴提供的云服務實現智能化升級。 發表于:9/19/2020 e絡盟供貨安世半導體功率氮化鎵場效應晶體管,助力電動車、5G 和物聯網應用降低功率損耗 中國上海,2020年9月18日 – 全球電子元器件與開發服務分銷商e絡盟宣布供應安世半導體最新系列功率氮化鎵場效應晶體管(GaN FET)。 發表于:9/19/2020 Strategy Analytics:到2025年,物聯網eSIM年銷量將翻一番以上 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eSIM將如何影響IoT的未來以及對利益相關者的影響?》預測,到2025年,用于物聯網應用的eSIM的銷量將增長到3.26億美元。eSIM(嵌入式用戶識別模塊)被譽為SIM卡的下一個發展,因為它提供了使用遠程配置(RSP)更改服務提供商配置文件的能力,而無需實際更改SIM卡本身,這一點對于難以或無法高效訪問物理SIM的設備至關重要,例如密封醫療設備,車輛,消費電子設備或其他一系列IoT設備。 發表于:9/18/2020 Microchip發布業界首款基于 RISC-V 指令集架構的 SoC FPGA 開發工具包 免費和開源的 RISC-V 指令集架構(ISA)的應用日益普遍,推動了經濟、標準化開發平臺的需求,該平臺嵌入 RISC-V 技術并利用多樣化 RISC-V 生態系統。為滿足這一需求,Microchip Technology Inc.(美國微芯科技公司)宣布推出業界首款基于 RISC-V 的SoC FPGA開發工具包。這款名為Icicle 的開發工具包專為業界領先的低功耗、低成本、基于 RISC-V 的PolarFire® SoC FPGA打造,匯集了眾多的Mi-V 合作伙伴,助力加速不同行業的客戶設計部署和商業應用。 發表于:9/18/2020 基于WiFi的耳標式生豬體溫監測系統設計 傳統生豬體溫測量一般使用水銀溫度計測量生豬直腸溫度來確定體溫,該方式不能做到對生豬體溫的實時監測。系統設計了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生豬體溫監測系統。采用ESP8266作為主控制器和無線通信模塊,溫度傳感器使用MF54系列的NTC熱敏電阻,軟硬件上采用非平衡橋電路和平均值濾波法,使得測量數據的精度達到±0.1 ℃。因生豬具有活動性,監測節點集成在豬耳標上,通過采集耳腔溫度來實現體溫的實時監測。平臺層使用移動OneNET物聯網平臺,開發了移動端應用作為監測系統的顯示終端。系統實現了對生豬體溫的實時監測,對生豬疾病預防和智能化養殖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發表于:9/18/2020 英飛凌與阿里云合作,從“根”上破物聯網安全大關 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提供的數據:“2025年整個全球物聯網市場將有4萬億-11萬億美元的高速增長。屆時,預計2025年我國物聯網連接數將突破200億臺。2022年中國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 發表于:9/18/2020 新型PSpice® for TI工具通過系統級電路仿真和驗證可幫助工程師縮短產品上市時間 2020年9月15日,北京訊——德州儀器(TI)近日發布了Cadence 設計系統公司的PSpice®仿真器的新型定制版本。此版本使工程師可自由對TI電源和信號鏈產品進行復雜的模擬電路仿真。PSpice for TI提供了全功能電路仿真,包括不斷增長的5700多種TI模擬集成電路(IC)模型庫,使工程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更容易地評估用于新設計的組件。 發表于:9/16/2020 為什么與軟件安全方案相比,物聯網更需要硬件安全機制? 在電子設計中,安全性至關重要,對于復雜、資源受限、高度連通的物聯網(IoT)而言,更是如此。實現物聯網安全需要依靠成熟的安全原則并警惕不斷變化的威脅,而設計工程師將產品推向市場時面臨一些物聯網安全挑戰。 發表于:9/15/2020 人機物聯網新突破:互聯腦機接口人類智能操作系統發布 腦機接口技術是一項融合了人類思維和機器的新興技術,作為人工智能領域頂級技術,無疑是當下全球科技競爭又一制高點。 發表于:9/15/2020 衛星物聯網再次引發熱議,原因在這里 日前,聯發科宣布成功利用高軌衛星測試了NB-IoT衛星基站的數據傳輸能力,證明移動網絡的技術應用在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也能有效工作,這將為無處不在的全球物聯網覆蓋提供一種更具經濟性的方式。一時間,衛星物聯網再次引發熱議。 發表于:9/15/2020 腦機接口技術:融資噱頭還是文明推手 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和SpaceX公司,一次次顛覆人們的三觀,并將科技和工程推向極致,已經不是新鮮事了。8月底,他通過全網直播的方式,展示了他創辦的Neuralink公司的新一代腦機接口設備,以及他們在腦機接口技術上取得的最新進展。 發表于:9/15/2020 兆易創新15年“芯”路,贏得市場關鍵還是靠實力 在日前北京舉辦的“兆存儲·易控制·新傳感”2020兆易創新全國巡回研討會上,兆易創新分享了其15年來從2人不斷發展壯大到千人,形成存儲器、MCU以及傳感器等多領域全方位布局的傳奇歷程。 發表于:9/14/2020 華為鴻蒙“迷霧”搶進物聯網,國產操作系統誰主沉浮? 國產物聯網操作系統進入春秋戰國時代,改革與爭霸并存。 放眼國內物聯網戰場,華為、阿里、騰訊等紛紛打造自己的操作系統,RT-Thread 這樣有一定生態規模的第三方也在迅速崛起。誰更適合在物聯網時代生存?是將長期共存,還是會出現一統天下的“霸主”? 發表于:9/12/2020 ?…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