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6G近場技術白皮書2.0》正式發布 4月10日至12日,由未來移動通信論壇主辦的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原全球6G技術大會)在南京隆重召開。來自全球的6G領域的思想領袖、技術先鋒和產業領軍人物齊聚金陵,共同探討6G技術創新與未來產業生態的發展藍圖。10日下午,大會正式發布《6G近場技術白皮書2.0》(6G Near-field Technologies White Paper 2.0)。該白皮書在2024年4月發布的業界首部近場技術白皮書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更新升級,旨在深度推進近場技術研究與標準化探討,為3GPP即將于2025年6月啟動的6G標準化研究項目提供重要參考。 最新資訊 高通、銥星合作破裂 IT之家 11 月 10 日消息,高通公司與銥星公司(Iridium)原本計劃為安卓手機提供基于衛星的連接服務,但在官宣合作不到一年之后,這一項目最終告吹。 發表于:11/10/2023 是德科技助力中興通訊完成5G基站NR NTN 驗證 是德科技(NYSE: KEYS )日前宣布,該公司的測試解決方案已在中國移動組織的5G NR NTN Rel-17實驗室測試中,成功助力中興通訊建立5G NR NTN數據連接,從而驗證中興通訊的5G gNB已支持最新NTN功能。這一成果加速了中興通訊對符合3GPP Rel-17標準的相關設計的開發進程。 發表于:11/9/2023 利用開放式RAN網絡解決時間難題 網絡中的各個元素必須符合特定的頻率、相位和時間要求,以確保網絡實現正確的端到端運行。由O-RAN聯盟定義的同步架構決定了開放式RAN設備將如何滿足這些要求。 發表于:11/2/2023 基于雙模單包授權的公路零信任安全應用研究* 針對交通信息系統工程具有接入范圍復雜、網絡安全風險大的特點,提出了公路全面零信任系統架構。該架構主要由網關管理平臺、可信身份管控平臺等6個平臺組成。重點研究了基于網關管理平臺的安全交互過程,一是實現多物理環境下自動路由策略;二是研究雙模SPA敲門機制,重點分析UDP認證和TCP敲門數據訪問。依托智慧農路系統工程,評估了應用前后安全訪問的效果和效率。研究結果表明,公路零信任系統可在國產芯片Loongson3A4000上運行;雙模單包授權SPA技術在UDP SPA基礎上拓展了TCP SPA能力,比單模SPA訪問速率快50%;在滿足三級等??刂泣c的基礎上可實現網絡隱身。 發表于:11/1/2023 基于區塊鏈的法檢司數據安全共享技術研究* 針對法院、檢察院和司法行政機關等單位傳遞與共享案件數據過程中面臨的身份偽冒、監管困難、隱私泄露和數據濫用等安全風險,提出一種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法檢司數據安全共享模型。通過模擬實驗,驗證了模型的可行性,并且對基于區塊鏈的法檢司數據安全共享涉及的混合加密技術、可信計算技術、數據共享管控智能合約以及基于區塊鏈的跨域身份認證技術進行了闡述,以期提升數據資源共享環節的安全防護能力。 發表于:11/1/2023 基于策略和屬性隱藏的區塊鏈訪問控制方法研究 針對訪問控制過程中缺乏對用戶隱私保護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策略和屬性隱藏的區塊鏈訪問控制方案。首先,基于Hyperledger Fabric平臺編寫訪問請求、屬性管理和策略管理鏈碼,搭建基本的基于屬性的訪問控制模型,實現了細粒度的訪問控制。其次,使用AES對稱加密算法和屬性基加密算法將資源進行加密存儲,再將存儲地址和資源哈希上傳到區塊鏈上,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最后,使用Paillier同態加密算法將用戶屬性和訪問策略加密并上傳到區塊鏈上,確保訪問過程中用戶的隱私安全。通過方案對比和仿真實驗說明了本文方案能夠有效保護用戶的隱私。 發表于:11/1/2023 基于混合偏好分析的聯邦推薦框架 針對基于內容推薦算法存在過擬合及過度專業化問題,提出了一種混合個體及群體偏好分析的聯邦推薦框架,該框架包含三個模塊:基于隨機森林的偏好分析模塊、基于聯邦的相似興趣用戶分群模塊、基于混合偏好分析的推薦模塊。在基于隨機森林的偏好分析模塊中,提出考慮組合因素的同一屬性間偏好度分析和結合信息熵的不同屬性間在意度分析方法,通過糾正與真實興趣屬性具有強關聯性的非興趣屬性影響,初步解決了算法的過擬合問題;在基于聯邦的相似興趣用戶分群模塊和混合偏好分析的推薦模塊中,通過基于聯邦的相似興趣用戶分群模塊和群體的同屬性異屬性分析,得到用戶所在興趣群體的同屬性異屬性偏好信息,并通過網格遍歷群體和個體的超參權重混合進行資源推薦,解決了推薦系統存在的過度專業化問題,提高算法在特定任務上的表現。實驗結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較于隨機森林算法在各方面指標上有明顯提升,且提高了推薦系統的可解釋性。 發表于:11/1/2023 中國衛通多顆高通量衛星助力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著陸 11.jpg 在飛船返回艙著陸過程中,中國衛通配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現場架設Ka衛星便攜站、Ku衛星便攜站、Ku衛星車載動中通等多套衛星終端設備,并通過中星26號衛星和亞太6D衛星等高通量衛星資源互為備份提供衛星網絡傳輸服務。在神舟十六號抵達降落地點后的3分鐘內,快速建立高通量衛星傳輸鏈路,實現直播畫面傳輸,3位航天員的出艙場景得以第一時間呈現在廣大觀眾面前,保障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多檔節目的高清直播,并在著陸點區域提供音視頻信號回傳及網絡信號覆蓋,現場直播保障任務圓滿完成。 發表于:11/1/2023 中國電信完成全球首次運營商NR NTN現網試驗 近日,中國電信研究院與中國電信上海應急通信局、中國電信衛星公司緊密協同,聯合北京捷蜂創智科技與北京郵電大學,基于同步軌道衛星,完成全球首次運營商NR NTN(非地面網絡)終端直連衛星現網環境測試驗證。 本次試驗基于亞洲9號衛星和3GPP R17 NR NTN國際標準,重點驗證終端直連衛星場景下多終端并發網絡接入能力、數據及語音服務能力,為我國布局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的綜合信息網絡提供了基礎性的實測與論證依據。 發表于:10/31/2023 星鏈Starlink和它背后的工作原理 “馬斯克的星鏈Starlink正在改變世界的網絡生態” 發表于:10/27/2023 ?…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