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6G近場技術白皮書2.0》正式發布 4月10日至12日,由未來移動通信論壇主辦的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原全球6G技術大會)在南京隆重召開。來自全球的6G領域的思想領袖、技術先鋒和產業領軍人物齊聚金陵,共同探討6G技術創新與未來產業生態的發展藍圖。10日下午,大會正式發布《6G近場技術白皮書2.0》(6G Near-field Technologies White Paper 2.0)。該白皮書在2024年4月發布的業界首部近場技術白皮書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更新升級,旨在深度推進近場技術研究與標準化探討,為3GPP即將于2025年6月啟動的6G標準化研究項目提供重要參考。 最新資訊 諾基亞宣布與英偉達合作 諾基亞宣布與英偉達合作,以 Cloud RAN 和 AI 實現移動網絡變革 發表于:2/22/2024 高通推出全球首款汽車Wi-Fi 7芯片:峰值速率5.8Gbps 高通推出全球首款汽車Wi-Fi 7芯片:峰值速率5.8Gbps 發表于:2/21/2024 確定性網絡技術研究 隨著新興應用的不斷涌現,越來越多的業務需要低時延、低抖動地進行可靠傳輸,尤其在工業場景中,接入網絡設備數量激增,網絡朝著大規模、復雜化的方向發展,如何保障其中關鍵數據流的確定性交付成為研究的重點。確定性網絡技術由于其低時延、低抖動、低丟包率、確定性帶寬、高可靠傳輸等特性受到了廣泛關注,在車載、能源及工業自動化等領域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對當前的確定性網絡關鍵技術進行了闡述,介紹了兩種不同場景下的確定性網絡融合部署解決方案,最后對確定性網絡技術走向實際應用所面臨的挑戰進行了分析。 發表于:2/21/2024 量子信息技術與區塊鏈的融合模式研究 區塊鏈與量子信息技術是近年來興起的前沿科學技術,受到了業界廣泛的關注與研究。其中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性質,以區塊鏈為核心技術的應用在金融科技、物聯網、民生與政治等諸多領域相繼涌現。量子信息技術主要分為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其中量子計算的研究主要體現在相較于經典計算的計算優越性,量子計算的運行速度已被證明在解決某些復雜問題上遠超經典計算。而在兩者迅猛發展的同時,相互之間也存在亟需解決的問題。由于區塊鏈采用的部分經典密碼學技術已被證明會被量子計算破解,例如基于非對稱密碼體制的數字簽名,導致區塊鏈的安全受到威脅。針對此問題,已有研究表明,將量子信息技術應用于區塊鏈,可以保護其不受量子攻擊。以區塊鏈與量子信息技術相結合為出發點,通過介紹區塊鏈和量子計算的基本結構,以及分析區塊鏈遭受的量子挑戰并總結現有的量子解決方案,指出區塊鏈和量子信息技術的融合可以促進區塊鏈在量子時代良好地發展,而這也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發表于:2/21/2024 最大商業通信衛星“木星三號”投入使用 休斯公司(Hughes Network Systems)的全球最大商業通信衛星“木星三號”去年 7 月搭乘 SpaceX 的獵鷹重型火箭升空,重量超過 9 噸,展開比商用客機還大。 發表于:2/21/2024 國產極地重型載具完成技術測試與性能驗證 重大突破!國產極地重型載具完成技術測試與性能驗證:打破歐美壟斷 據央視新聞介紹,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昆侖站隊“雪豹”2乘組,2023年12月中旬由中山站出發,歷時2個多月,日前依次抵達泰山站、昆侖站等區域。 發表于:2/21/2024 基于WiFi信號的室內外聯合定位技術研究 當前基于GPS與WiFi的室內外聯合定位技術實現了較高定位精度,然而此類方法在過渡區域時需要處理兩種不同場景的信號,存在越區平滑切換難以及缺乏有效的數據關聯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將物理空間位置信息與WiFi信息關聯建立了基于WiFi信號的室內外聯合定位圖模型,并使用Jaccard相似度算法進行室內外判定和一次定位。為了增加WiFi定位精度,使用三次樣條插值擴充WiFi指紋庫,并通過加權K近鄰算法進行二次精準定位。實驗結果表明,基于定位圖模型的方法具有較高定位精度和較小的系統時延。此外,結合校園三維模型與前端技術開發了WiFi室內外聯合定位系統,并部署在云服務器端,驗證了所提出的定位方法具有潛在應用價值。 發表于:2/20/2024 基于深度學習的動態主用戶頻譜感知算法 實際的頻譜感知場景中主用戶可能隨機到達或者離開,當主用戶狀態在實時頻譜感知期間動態變化時,現有的靜態頻譜感知算法性能急劇惡化。針對該現狀,研究提出基于殘差收縮注意力機制的動態主用戶頻譜感知算法。頻譜感知間隔內,主用戶隨機到達或者隨機離開的時間服從均勻分布。采用深度殘差收縮網絡(DRSN)提取動態主用戶特征,并且濾除冗余的噪聲特征;利用協調注意力模塊(CAM)增強每個通道不同方向的特征信息,提高模型對動態主用戶特征的表達能力。仿真結果表明,所提算法性能優于對比算法ResNet、CBAM_IQ和CBAM_Energy,所提算法對主用戶隨機到達或者離開服從不同分布的主用戶都可以保持較高的檢測概率。 發表于:2/20/2024 基于信噪比系數的雙閾值分布式協作算法的研究 為了解決低信噪比時,傳統能量檢測算法因判決門限固定不變而導致檢測性能較差的問題,研究了一種可隨信噪比系數變化的雙閾值協作能量檢測算法。該算法的門限值是根據信噪比系數自適應調整,同時考慮到集中式協作的方式由于過度依賴融合中心的問題而不能在特殊場合使用,因此采用分布式協作的方法將每個認知用戶檢測到的信息能量值與動態門限進行比較。最后通過與兩種傳統算法進行對比分析,驗證了該算法具有更好的檢測性能。 發表于:2/20/2024 量子通信與ICT體系融合分析和標準化趨勢綜述 標準化在支撐產業發展、促進科技進步中具有基礎性、引領性作用,同時也為行業發展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基于國內外量子保密通信標準成果和進展,結合重大基礎設施、關鍵應用的實踐和新一代ICT技術的需求,探討分析了量子通信與ICT體系融合的特征,并發現量子通信與5G、云平臺、物聯網等關鍵ICT技術的融合是未來重要發展趨勢,特別在量子通信與ICT技術融合實踐已經呈現領先于標準進展的趨勢下,急需優化標準布局,推動相關場景應用,促進量子通信這一未來產業的發展。 發表于:2/20/2024 ?…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