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士蘭微電子的交貨期基本控制在1個月以內,芯片生產和封測產能壓力空前。士蘭微一方面提高生產管理能力,將現有設備的產能利用到極致,不斷降低每道工序的加工周期;另一方面加強和客戶的溝通,按照客戶的需求安排投料。此外,士蘭微有計劃從2010年起在未來的2~3年內安排投資13,500萬元,組建多芯片高壓功率模塊制造生產線。湯學民透露,士蘭微功率器件的月產能已經從2010年初的4萬片(6英寸)提升到2010年底的6萬片,這個數字將在2011年改寫為8萬片以上。
新興和傳統(tǒng)市場雙驅動
傳統(tǒng)功率器件市場持續(xù)復蘇,再加上新興市場不斷冒頭,導致功率器件仍舊奇貨可居。2011年功率器件供應商普遍雙管齊下,傳統(tǒng)和新興市場兩手抓,焦點集中在變頻電機、馬達和新能源領域,可以預見2011年功率器件市場依舊硝煙彌漫。
胡鳳平指出,英飛凌的市場重點側重在高能效領域,如風能、太陽能、電動汽車等新能源市場,馬達驅動、變頻家電及逆變焊機等。三菱電機同樣看好風力發(fā)電、太陽能發(fā)電、電動汽車等新能源領域,以及傳統(tǒng)馬達驅動、電源、空調市場。
在國際企業(yè)圍繞新興市場過招時,本土企業(yè)則選擇從中小功率器件入手。士蘭微電子的目標市場鎖定為AC-DC電源、小功率變頻電機、HID燈、節(jié)能燈、LED燈的驅動系統(tǒng)以及太陽能光伏系統(tǒng)。模擬器件講究工藝和設計的匹配,還需根據不同的客戶應用精雕細琢。
湯學民認為,除了最基本的導通壓降、電流耐量、反向耐壓等參數指標外,各應用系統(tǒng)對功率器件都會有不同的要求,主要反映在一些動態(tài)參數上,因此優(yōu)化動態(tài)參數是士蘭功率器件芯片技術研發(fā)的重點之一。“針對特定的應用環(huán)境,或調整器件的參數、或配合客戶優(yōu)化外圍線路也是我們重要的技術工作方面。”他說。
SiC器件集中登陸市場
2011年功率器件市場除了傳統(tǒng)MOSFET和IGBT挑大梁唱主角之外,一些新面孔也將由龍?zhí)咨駷榕浣恰L蓟鑃iC早在10年以前就出現在半導體市場,隨著工藝的成熟化和價格的平民化,諸多SiC功率器件將集結在2011年登陸功率市場。
三菱電機已成功采用SiC制成新器件,通過使用SiC制造的MOSFET和肖特基二極管,研發(fā)出一個達400V的11kW變頻器原件,它比硅制造的變頻器,減少能源損耗達七成,輸出功率為 10 W/cm3。因此,SiC器件損耗更低,并能在更高溫下運作,令器件變得更細小,用電量更低。至于SiC器件的上市時間,三菱電機并未透露。
另一家日本公司也暗暗發(fā)力SiC器件。RoHM在2008年收購生產SiC材料的SiCrystal公司之后,已掌握晶圓制造、前期工序、后期工序以及功率模塊的一條龍體系。2010年4月RoHM已開始量產SiC制肖特基勢壘二極管(SBD)。同年12月開始量產供貨SiC的DMOSFET定制產品,預計將于2011年夏季供貨通用產品。
德國研究項目“NEULAND”的6家成員企業(yè)宣布,通過使用新半導體材料,能將可再生能源、通信及照明各系統(tǒng)的能源損失減半。作為NEULAND成員之一,英飛凌明確地表示,2011年將推出SiC J-F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