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消息,據日本媒體報道,因儀表盤存在顯示問題,豐田汽車決定召回包括主力車型“埃爾法”在內的數十款汽車,合計約64萬輛。
其中,埃爾法和威爾法占總數的約三成。根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說明,召回原因是儀表控制程序存在缺陷,電子零部件會過早老化,導致在發動機啟動時儀表盤屏幕無法正常顯示,可能無法確認車速表和警告燈等信息。車輛召回后將予以更換問題部件。
而就在今年1月下旬,豐田也曾因其他系統問題,對埃爾法等車型實施了一次超過40萬輛規模的召回。
半年之內兩次召回,讓不少消費者開始質疑豐田的質量管理體系。
在社交媒體上,有用戶指出,將儀表盤等關鍵零部件通用于多款車型,雖然能在生產環節節約成本,可一旦出現問題,影響范圍就非常廣泛。
還有一些網友指出,2022年生產的車輛,到現在也就才過去了3年時間,零部件不該老化得如此之快,認為企業如果只圖便宜,就做不出以前那種真正耐用的好產品。
有記者向豐田方面致電詢問,本次召回的車輛是否有銷往海外尤其是中國市場,但目前尚未收到確切回復。
7月10日,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現任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公開表示,中國汽車制造按理說是制造業中效益相對較高的,今年截至6月但產值利潤率僅5%,三千萬輛汽車賣出來的利潤不如日本豐田汽車。它九百萬輛汽車比我們三千萬輛的效益還高。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