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的快速興起帶來了新的需求和場景,掀起了一股物聯網淘金,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自動駕駛汽車、智能機器人等設備與應用的發展促使數以百億計的新設備將接入網絡,萬物互聯的時代正在加速來臨。
隨著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催生了工業物聯網的發展。
工業物聯網(Industrial Internet of Things),簡單來說,指的是物聯網在工業的應用。工業物聯網將具有感知、監控能力的各類采集或控制傳感或控制器以及泛在技術、移動通信、智能分析等技術不斷融入到工業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從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和資源消耗,最終實現將傳統工業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階段。工業物聯網本質上是擴展到云的機器對機器(M2M)的支持。
目前,工業物聯網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但是由于其廣闊的應用前景和巨大的收益潛力,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各國政府及國際組織都已經在工業物聯網方面進行了大量投入。
發展之余,業界對工業物聯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疑問。
目前,從工業物聯網發展進程來看,尚存在一些推廣難題,這里簡要分析三點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是,網絡安全。工業物聯網是一個涉及互聯網和數據傳輸的復雜基礎設施,因此,它具有前所未有的網絡攻擊潛力,數據的所有權和安全性是工業物聯網應用的主要挑戰。工業物聯網有可能將企業的生產線暴露到外網、物理隔離也可能因管理疏忽而感染外網病毒、安全防護能力較弱的傳感器可能成為 DDOS 攻擊的跳板等等,這都意味著工業物聯網需要更嚴謹的安全防護技術。據中國信通院統計,我國工業互聯網聯盟 82 家工業企業的 ICS、SCADA 等工控系統中,28.05%都出現過漏洞,其中 23.2%是高危漏洞。
二是,數據價值。通常工業物聯網數據考慮較多的是如何采集更多數據、如何處理數據,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發現數據價值。據工信部數據顯示,70 年以來,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長超 970 倍,已經擁有 41 個工業大類、207 個工業中類、666 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因此,工業物聯網的應用垂直領域眾多,這不僅需要應用開發者增加場景認知、業務了解,也需要給予實際使用物聯網設備的工業企業更多的自主操作可能性,因此,工業軟硬件共同搭建的生態系統需要更貼近生產實際,通過采集有價值的數據,輔助建模,讓數據產生經濟效益。
三是,互聯協議。物聯網是工業物聯網最底層的基礎,但僅僅是傳感器與設備連接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與外網連接。但對于距離相對較短的無線設備網絡,在本地通常有數個協議進行競爭,例如藍牙、ZigBee、Thread,這就必須面對互操作性問題;在低功耗廣域網級別,也出現了相同的問題,例如 LTE-M 和 NB-IoT 的競爭。在應用物聯網的領域中,有 40%,甚至 60%的潛在價值是需要運用互操作性才能發揮出來,這也就是說如果物聯網不是對外連接、交互的,那么價值將無法體現。
縱觀近代以來,崛起的國家無一不是制造業強國,工業水平在極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整體實力,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而其在生產環節、供應鏈管理、能源管理、管理決策等方面將會有更為廣泛的應用,隨著落地難題的一一破解,未來的應用普及度會不斷提升。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