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等,將與醫療衛生服務相關的人員、信息、設備、資源連接起來并實現良性互動,以保證人們及時獲得預防性和治療性的醫療服務。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智慧醫療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智慧醫療指的是在目前公共醫療管理系統中融合加入人工智能、物聯傳感技術,使得醫療服務更加智慧化數字化。智慧醫療實際已經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例如自主掛號系統、自助繳費、醫院科室路線查詢、電子醫療病例等一系列。這些方便快捷的醫療新方式增加了人工智能的技術、進行了流程的精簡大大提高了醫院的運轉效率。智慧醫療還可以加強醫院之間的協作,支持鄉鎮醫院和社區醫院無縫對接中心醫院,以便進行及時會診、方便獲取專家的指導建議,包括轉院、線上培訓等。
智慧醫療物聯網就是應用物聯網技術,通過集成整合技術將醫療對象和流程進行綁定,實現患者與醫務人員、醫療機構、醫療設備之間的互動,醫療對象的智能化感知和全過程的管理。
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但人口老齡化和慢性病等問題卻日益加重,這使得老百姓對健康管理的意識的不斷加強并對傳統醫療行業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對于傳統醫療行業來說,醫療資源的分布的不均信息的不共享或共享不到位服務態度差硬件差軟件落后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一直是我國乃至全世界醫療行業待解決的痛點問題。
通過信息技術實現智慧診療,提升對老年人醫療健康服務保障能力,規劃同樣作出部署。比如,拓展醫療健康裝備服務鏈,建立健全重點人群健康信息的自動感知、存儲傳輸、智能計算、評估預警等全程管理體系等。下一步,還將推進居家社區級新型醫療裝備發展,探索在重點人群生活區域,如家庭、公共場所等嵌入醫療健康感知類裝備,探索構建防、診、治、康、護、養一體的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
國家醫療健康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是信息化建設的又一大目標。在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方面,互聯互通測評是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指標之一,強化信息化建設,從體系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為醫院管理提能增效。運行模式從粗放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為更好提供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建設智慧醫院提供有力支撐。
智慧醫療的數據導入使得對于醫護工作者的操作可以全程可追溯、查詢。更能有效規范操作,減少醫療差錯和醫療事故的產生。使得整個診療過程安全可靠。建立的良性醫療信息生態循環,不僅建立了醫院醫生之間的及時溝通,也促進了醫患、醫院的三方有效溝通。對于鄉鎮社區醫院來說可以及時聯動更上層的中心醫院,對于疑難雜癥可以進行專家會診,病患的病例信息也能做到信息循環,方便專家會診查看或轉院時能夠及時對接,雖然這對于信息的安全性和隱私的保護有更高的要求,不過整體來說建立這樣的信息生態循環是利大于弊的。
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發展至今,正朝向標準化、集成化、智能化、移動化和區域化方向發展。其中,醫療信息化平臺、醫院運營管理系統、大數據等是熱點領域。我國醫療信息化從整體上還有很大發展空間,隨著智慧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未來分級診療的逐步推進,醫療信息化建設領域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醫療信息化前景廣闊。伴隨著醫療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家對醫療衛生行業的投入持續增加。目前,醫療大數據發展納入國家大數據戰略布局。在政策的助推下,醫療大數據在便民惠民、深化醫改、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