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行業迅猛發展。“互聯網+醫療”,對于群眾就醫提供了便利,對于醫療機構提升效率和服務水平提供了保障,對國民健康提供了有利條件。所謂智慧醫療,簡單來說就是在已有的電子健康檔案基礎之上對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之類的技術予以充分利用,完成交互平臺的建設,使得病患、醫院、設備等能夠真正實現良性互動。通過智慧醫療使得信息技術、生命科學能夠真正融合起來,建立起涵蓋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健康管理等內容的大健康體系。
隨著高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移動終端的廣泛普及,智慧醫療與5G融合發展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智慧醫療利用高新科技,基于綜合性醫療信息數據平臺,實現即時的互聯互通和高效的智能處理,為社會提供優質的疾病診療或防治等服務。智慧醫療與5G的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將會解決區域醫療服務不均衡的問題,推進全國醫療信息化建設,逐步實現傳統醫療模式向智慧醫療模式的轉變,進而真正實現全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的目標。
智慧醫療將來會應用到醫院系統的每一個領域,比如管理藥品、耗品的系統,幫助解決病房人手不足的醫療安全監控系統等,又比如疾病控制,通過發熱門診數據自動連接和報警,分析病人的主要來源,從而找出病源地,提早采取病源控制措施。此外,如今治理環境污染是個攻堅戰,智慧醫療可以起到輔助作用。
智慧醫療的發展日新月異,市場上非常多的健康智能產品,并沒有經過科學論證,它們的權威性、誤導性都需要進一步論證。傳統醫療模式向大健康模式轉變還需要一個過程。未來,我們的醫療系統應該建立健康醫療數據互聯互通的共享平臺,不僅為普通人提供生命健康管理服務,也改善醫生的就業生態、患者就診生態和慢病管理的生態,同時也傳播健康的生活理念。
健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礎,也是國家富強民族昌盛的重要標志,預防是最經濟有效的健康策略。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在“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公眾對健康的關注度與認知度達到新高峰,健康產業將進入黃金期。俞熔表示,公眾健康意識,特別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的健康意識提升,會促進大健康產業未來發展,給預防醫學帶來新的機遇。公眾對預防關口前移的重視,符合國家宏觀衛生政策,有助于國民素質和綜合國力的提升。
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不斷發展,借助互聯網的遠程醫療,家庭式、全周期式的健康管理將成為常規需求。“疫情催生多樣醫療場景,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驅動,都將加速智慧醫療進程。通過數字化技術,更多健康服務通過線上進行,醫療健康行業變革在提高服務效率的同時也為公眾提供更好服務,造福更多患者。”
如今,對醫療消費場景要求越來越專業化、多樣化,未來醫生集中醫療大健康領域,運用技術手段便捷地提供全鏈路健康咨詢、全流程智能數據健康管理、家庭醫生服務、醫生多點執業服務、卓越專科及手術中心服務、企業健康管理服務等業務類型,多方位為健康護航。未來醫生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加持醫療服務,把智慧科技為新醫療服務的實踐保障,提供了線上線下相貫通的醫療服務。在線上服務方面,未來醫生以家庭醫生服務為核心,打造了六云聯動平臺即云醫生、云護士、云檢測、云醫保、云藥品、云影像。在線下服務方面,未來醫生憑借智慧科技,提供規模化管理與標準統一服務,協助醫生為患者進行全方位的管理。“用科技,使高品質健康與醫療服務變得人人可及”是未來醫生的發展使命,秉承這一使命,未來醫生將不斷為用戶提供優質的醫療,積極推動中國大健康產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