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3月11日報道,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監測發現自2月以來,我國互聯網正持續遭受境外網絡攻擊。而且通過分析發現,這些攻擊地址主要都來自美國,其中光紐約州的就占據10余個。
而這些發動網絡攻擊的境外組織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通過攻擊控制我國國內的計算機,從而對俄羅斯、白俄羅斯等進行網絡攻擊。其中87%的目標是俄羅斯。
結合2月下旬這個時間段,目的可以說是十分明確了。畢竟2月24日,國際最大黑客組織“匿名者”就對俄羅斯“宣戰”。
據悉,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已及時對以上攻擊行為最大限度予以處置。
作為參考,美國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實則都是網絡攻擊的“老手”,此次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的監測結果出爐,對于美國一向致力宣傳中國利用網絡霸權對外攻擊的陳詞濫調來說,無疑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幾組例子可以表明到底是誰在熱衷于對世界各國發動網絡攻擊。
早在2019年,國家計算機網絡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CNCERT)發布的《2018年我國互聯網網絡安全態勢綜述》中就表明,來自美國的網絡攻擊是數量最多的,而且一直呈上升趨勢。
光是2018年,位于美國的1.4萬余臺木馬或僵尸網絡控制服務器,就控制了中國境內的334萬余臺主機,這一數量比2017年飆升了整整90.8%。
等到了2020年,這個控制數量上漲到了約531萬臺,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分別占據前三。
2021年7月21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趙立堅更是直斥美國是對中國網絡攻擊的最大來源國。因為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相關機構捕獲超過4200萬個惡意程序樣本,境外來源這一塊,有53%來自美國。
在2022年2月2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指出,美國的情報法允許美國政府對全世界,包括其盟友進行大規模、無差別的信息和數據竊密。此前,斯諾登、維基解密都曾披露過美國政府在全球范圍內的大規模竊聽竊密行為。這次報告曝光的內容表明(指的是北京奇安盤古實驗室發布的報告),除了中國及亞非拉的主要發展中國家,美國連自己的盟友和伙伴也沒有放過。
美方網絡攻擊的范圍甚至包括其歐洲盟友、“印太四國”和“五眼聯盟”的成員。目前,美國正在全球以幫助各國提升能力為名,積極尋求開展網絡安全多雙邊合作。這也不得不讓人懷疑美方的真實意圖到底是什么?
所以要論頭號黑客,美國自然是“當仁不讓”,偏偏還喜歡炒作中國威脅論,上演“賊喊捉賊”的荒唐戲碼。而且除了中國,就連盟國也未曾逃過美國的“黑手”。
切實印證了歐洲理事會前任主席圖斯克的那句話,那就是有美國這樣的朋友,誰還需要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