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國正處在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邁進的關鍵時期。數據是新時代重要的生產要素,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日前,中國在大數據技術研發方面實現新的突破——據中國聯通透露,中國聯通軟研院推出基于大數據的“算法模型”平臺,針對核心業務和關鍵場景,開展算法模型運營,賦能各部門業務。
“算法模型”賦能運營,現已被中國聯通在多個領域驗證行之有效。“聯通在線”基于算法模型平臺,針對暢視、音樂、小沃、云郵、卡、門戶等業務單元實施了30+數據挖掘項目,包含機器學、在線營銷反欺詐、智能短信等,為業務單元建模、營銷活動提供數據支撐,其中“暢視”短信和H5點擊量提升了近20倍,點擊率提升了3倍。“云郵”用戶數提升了10.9%。
“算法模型”在小視頻板塊也有“奇效”。它打造基于用戶行為及特征標簽的小視頻內容召回、排序模型,實現小視頻板塊的千人千面內容推薦,提升用戶體驗,提升板塊業務指標,板塊總體播放次數提升81%,用戶量提升61%,平均觀看數量提升12.68%。
金融領域,也讓“算法模型”大展身手。它打造白領用戶相似度模型、有車人模型、借貸類用戶發現模型等多場景金融用戶模型,助力金融業務的潛客挖掘及精準營銷,實現提升轉化。以中國聯通APP金融生態場景下“白領貸用戶識別模型”為例,已完成9000萬+白領用戶識別,每月增收千萬放款,有效支撐了公司業務發展。
在電商領域,中國聯通“算法模型”賦能后,傳統互聯網電商普遍提升3%~5%的轉化率。
據悉,中國聯通APP服務生態用戶畫像模型,已完成用戶行為分析以及八類用戶基礎畫像分析,服務業務月 UV達到5000萬+, 月PV達到6億+,月留存率 55%,人均訪問次數1.15次。
據介紹,中國聯通現已研發成功的熱點重點模型包括:流失預警、5G端網業協同、寬帶端網業協同、5G升級包、5G換機、5G價值提升、單轉融、三千兆潛在客群挖掘、攜號轉網攜出預測、高質量拉新等。
中國聯通軟件研究院表示,大數據是數據的集合,以容量大、類型多、速度快、精度準、價值高為主要特征,是推動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動力,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是重塑國家競爭優勢的新機遇。“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工業經濟向數字經濟邁進的關鍵時期,對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產業將步入集成創新、快速發展、深度應用、結構優化的新階段。中國聯通軟件研究院將聚焦“大聯接、大計算、大數據、大應用、大安全”五大主責主業,基于大數據的算法模型運營,深挖數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