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概念火起來之后,AR公司瑞歐威爾發現,過去他們做的一些業務也算得上元宇宙,只不過是聚焦在工業領域。
“今年開始,行業內部開始討論,是不是可以把過去的一些業務重點串聯起來,讓大家更加理解我們做的事情?”瑞歐威爾聯合創始人兼CEO李波樂于看到元宇宙的熱潮,畢竟AR的普及可能會在B端更早實現。而他將“工業元宇宙(Industrial Metaverse)”定義為以XR、數字孿生為代表的新型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工業生態。通過XR、AI、IoT、云計算、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技術,數字技術與現實工業得以結合。
瑞歐威爾成立于2018年,主要產品是工業XR智能硬件平臺。CEO李波是卡耐基梅隆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的博士,曾任3M大中華區首席戰略官。目前,公司的客戶多為世界五百強企業。
近期,瑞歐威爾發布了新品牌moziware和輕量級的工業AR頭戴計算機Cimo。李波介紹稱,盡管他們服務的客戶是B端企業,但落實到實際需求上,還是要從個人使用角度出發設計產品。因此,這款頭戴式計算機只有手掌大小,重量為155g,支持折疊、智能雙攝、語音操控和指紋識別技術。
除了硬件的研發,瑞歐威爾在軟件方面采用自主研發的emma企業云服務平臺,幫助企業管理設備應用、提高業務效率,同時滿足可視性和控制的業務需求。這也是國內工業AR公司一貫的業務思路——通過軟硬件一體化服務客戶。
但和大部分工業級AR產品公司一樣,李波認為,他們并不急于涉足C端硬件,“在B端會有一定的產品積累,但進入C端還是一個需要嚴謹論證的事情。”
實際上,今年以來,盡管消費級AR公司也受到資本關注,但行業的共識是,AR的第一個爆發點在企業端。根據IT行業研究機構賽迪發布的數據,2020年我國VR/AR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13.5億元,同比增長46%,預計2023年我國VR/AR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
不過,李波認為,AR市場真正的爆發點還沒有到來。在他看來,行業目前還處于早期定義市場的階段,并未進入真正的技術競爭階段。“我們現在做的是讓更多人使用這款產品,甚至是降低成本。”
隨著新品的發布,瑞歐威爾也開始擴大產品的應用場景,向普通工業、輕工業、零售服務業、醫療等領域拓展。11月,瑞歐威爾完成總計1.2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乾融資本和佳禾智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