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網絡衛生習慣并及時了解不斷變化的網絡威脅是企業中每個人的責任。保護企業數字資產,通常由企業技術領導者負責,事實上,有些策略需要專業知識和領導層決策。近日,福布斯技術委員會的行業專家分享了企業數據資產保護的16個通用措施。
數據審計
進行數據審計以查明企業持有數據的數量和位置是保護數字資產的第一步,企業不僅要保護自身數據資產,還要保護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個人信息。
數字資產分類
根據數字資產的重要性進行分類對于任何企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因為它不僅可以幫助企業避免安全事故,還可以促使安全團隊成員在處理數字資產時更加謹慎。
采用零信任
隨著云遷移及遠程辦公的普及,許多企業正面臨著超出其既定安全策略的新威脅。零信任遠程,是一種對云中數據進行嚴格且持續身份驗證和控制,以最小化信任區域的策略,它提供高級別的安全性,無需物理位置來驗證訪問。
創建設備管理角色
指派一名員工負責安裝設備上的所有軟件、API 和訪問權限。此人應列出企業員工永遠不能使用的來源和程序,為每位員工建立明確的安全入職程序,要求其每月簽到以確保他們使用安全連接,并且只使用允許的設備和閃存驅動器。
研究網絡安全趨勢變化
數字時代是快節奏的,新的黑客如雨后春筍冒出,這需要有效且能不斷發展的安全解決方案,這就要求企業安全團隊在自我教育和跟上網絡安全的最新進展方面做出積極努力。
對員工進行安全意識培訓
從一開始,企業就必須建立安全培訓流程并培養一種強調網絡安全重要性的文化。根據CompTIA 的一項研究,人為錯誤是 52% 安全漏洞的根源。從員工入職第一天起就為其提供安全培訓將有助于企業降低安全漏洞風險。
保障培訓計劃落地
定期進行網絡安全意識培訓至關重要,無論員工在企業中的角色如何,都應該了解最新的違規行為及如何發現它們等,同時,企業還應該定期進行網絡釣魚練習。這些策略不僅可以確保員工更加了解安全威脅,還可以提高技術團隊的效率。
完善身份驗證體系
在考慮讓員工廣泛訪問數字資產時,可以考慮使用多因素身份驗證,這種方式需要通過強密碼、手機令牌或生物識別等進行身份驗證,使網絡犯罪分子難以通過企業員工的設備訪問重要數據,是一種可以給企業員工帶來重大影響但又不過分侵入數據資產的方法。
利用密碼管理器
企業員工經常在多個站點使用他們喜歡的密碼,這使得他們的數據非常容易受到攻擊,強烈建議使用密碼管理器自動生成復雜的密碼并管理其使用,而無需跨站點重復任何密碼。密碼管理器的使用還可以讓企業輕松重置密碼,以防忘記密碼。
有效保護知識產權
許多人關注網絡安全的內部威脅問題,這很重要。然而,根據經驗,大大小小的企業往往無法及早識別知識產權,他們不會花時間啟動專利程序,不會對知識產權建立額外的保護措施或評估其市場價值,從而以適當的方式來保護它。企業需要盡早采取措施保護知識產權。
對設備進行有效管理
無論規模大小,所有企業都需要有處理丟失設備(比如手機)的安全流程,因為,設備中有關企業的重要信息,可能會影響客戶和其他員工,因此保護這些數據至關重要。一旦設備被報告丟失或被盜,企業應立即注銷其所有帳戶并清除所有敏感信息。
建立敏感信息訪問規則
確保企業資產安全應該是每位員工的責任,同時,每位員工又需要訪問相關信息才能有效完成任務。因此,企業應該建立敏感信息訪問規則,以便員工訪問他們需要的信息,同時又不會對企業造成威脅和傷害。
及時注銷不使用的計算機
許多企業辦公空間里有空的辦公桌,且電腦都在運行——任何人都可以走過去登錄多個企業系統,例如電子郵件、日歷和 CRM,因此確保員工了解在其離開辦公桌時鎖定計算機非常重要。
將敏感數據存儲在云中
對于企業來說,一種簡單的安全協議是永遠不要在個人計算機或本地保存有價值的信息,所有敏感信息都應保存在公共云中。盡管這看來有可能違反常識,但云是迄今為止較為安全的地方。盡管公共云黑客的攻擊受到了媒體關注,但這些事件的發生頻率遠低于私人黑客。
清楚地識別企業專有信息
一般,新員工會簽署冗長的保密表格,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請在易于理解的一頁文件中,清楚地概述企業認為的“專有”內容,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使每位員工了解企業正在建設的內容以及他們如何幫助保護企業數字資產。
盡可能禁用自帶設備(BYOD)
自帶設備辦公(BYOD)是指一些企業允許員工攜帶自己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到辦公場所,并可以用這些設備獲取企業內部信息、使用企業特許應用的一種政策。顯然,這并不利于企業安全,每個企業都應建立一種有效安全方法——允許員工僅使用企業提供的設備,有效保護其數字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