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這是一部保護公民個人信息的專門法律,與《民法典》《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共同編織成一張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網”。中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為讓《個人信息保護法》發揮更大實效,要認真學法、主動用法。
中消協提醒消費者注意以下五方面內容:
要積極學習《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規定。通過對《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個人信息保護相關法律的學習,了解個人信息和敏感個人信息的處理規則、自身在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所享有的權利、個人信息處理者應當承擔的義務以及個人信息權益受到侵害時的救濟方式等,進一步提升個人信息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用法律武器來指導消費實踐。
要養成“非必要不提供”的良好習慣。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要仔細閱讀隱私協議等涉及個人信息的條款,明確經營者處理個人信息的方式、范圍、目的和依據等,考量經營者處理個人信息理由的充分性和消費者提供個人信息的必要性,建議只在確屬必要的情況下才向經營者提供個人信息或者進行授權。
要對自己授權或者提供的個人信息進行持續跟蹤。消費者接受個人信息條款或者向經營者提供個人信息后,還應隨時關注經營者個人信息條款是否進行修改,經營者是否有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的能力,經營者是否存在非法處理個人信息行為等。當消費者不同意經營者繼續處理其個人信息時,要積極行使“撤回同意”權利,要求經營者停止處理或及時刪除其個人信息。
要注意銷毀帶有個人信息的單據和資料。消費者要保護好帶有個人信息的單據和資料,防止因隨意丟棄、使用不當等造成個人信息泄露。如妥善處理未脫敏的快遞單據等帶有個人信息的單據和資料,使用完后應及時銷毀,或是涂抹掉關鍵信息后再丟棄;在向他人提供身份證等重要證件的復印件時,最好顯著標識此復印件的用途;一些帶有個人敏感信息的電子數據,如證件照片等,建議用完即刪或者采用加密方式進行存儲。
要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消費者應積極行使對經營者進行個人信息處理活動的監督權。當自身個人信息權益受到侵害或者發現經營者存在違法處理消費者個人信息行為的,要主動向個人信息保護管理部門或者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舉報,提供案件線索和相關憑證,維護自身及其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