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我國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正處于探索起步階段,車聯網安全問題呈現較快增長態勢。
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工信部已收錄車聯網安全漏洞信息超過2000條,包括車載智能網關、遠程通信等漏洞。監測顯示,今年上半年針對車聯網平臺的掃描探測、拒絕服務攻擊、病毒木馬植入等網絡惡意行為超過100萬次,較2020年同期增長超過80%。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 隋靜:調研發現,車企數據安全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存在超范圍采集、違規傳輸出境等行為,重要數據和個人敏感信息面臨泄露風險。
專家表示,智能網聯汽車作為網絡世界的新型智能終端,與云端服務器、移動端、路側端等設備涉及大量的數據交互,在大規模商用和上路行駛后,如果未進行有效管控,將帶來較大的信息安全與數據安全隱患。
專家:網絡安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在昨天閉幕的2021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國際大會上,參賽選手通過計算機遠程挑戰車載網絡系統,通過比賽發現問題,幫助車企完善車輛的網絡系統。專家表示智能網聯汽車安全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秦孔建:智能網聯汽車的網絡安全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個方面就是軟件的網絡安全風險,軟件的網絡安全風險包括我們車輛的App,包括云平臺的軟件,它受到黑客攻擊的時候會有相應的網絡安全的風險。(比賽中的)控車,那個就屬于我們這種軟件層面的網絡安全風險。
專家表示,智能網聯汽車還包括硬件的網絡安全風險,比如車輛的聯網硬件,車載的網關等等,第三個方面就是通信的網絡安全風險。智能網聯汽車中有很多無線的通訊,比如Wi-Fi、藍牙等,這些也面臨著網絡安全的風險。
車聯網安全建設首要保障用戶信息安全
針對日益增長的車聯網安全問題,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構建車聯網安全發展新格局首先要保障用戶的信息安全。
日前,國內的一家新造車企業在給用戶進行汽車電腦在線升級時,引發了爭議。爭議的焦點是車企在線升級,會收集個人導航、音樂播放歷史等隱私數據。用戶只有選擇同意才能繼續使用車輛。
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 隋靜:強化法律制度保障。推動出臺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印發實施網絡安全產品漏洞管理、智能汽車數據安全、智能網聯汽車準入、車聯網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車聯網卡管理等系列政策文件。
此外,在標準上,我國已提出近百項安全標準項目。工信部同時表示,我國還將開展車聯網身份認證和安全信任試點,聯合開展車聯網安全信任能力的探索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