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與Risc-V開發商SiFive合作開發Risc-V架構芯片,將以此為基礎打造Intel的Risc-V平臺Horse Creek,甚至傳聞指出有意收購后者,這意味著Intel將開始大動作開發Risc-V架構,此舉的目標自然意在ARM。
Intel與ARM的糾葛
早年ARM在移動市場逐漸發展的時候,Intel其實也有擁抱ARM,當時Intel以ARM架構開發出XScale處理器,XScale代表著當時ARM架構的最強性能,并被廣泛用于Windows Mobil手機當中,這些手機也被譽為當時的高端智能手機。
不過隨著ARM的發展,Intel逐漸感受到了ARM的威脅,選擇將XScale處理器業務賣給了Marvell,從此與ARM斷絕了合作關系。在與ARM停止合作后,Intel以自家的X86架構開發出了ATOM處理器,希望以ATOM處理器與ARM競爭。
不過ATOM處理器并未能在智能手機市場獲得廣泛應用,反而由此催生了上網本這種廉價筆記本產品,上網本一度風扉全球。然而僅僅數年之后,蘋果以ARM架構開發的A系處理器打造的平板電腦iPad消滅了上網本,隨著上網本消失,ATOM處理器也日益衰微。
ATOM處理器無法與ARM競爭,在于它的成本還是遠高于ARM架構處理器,同時ATOM處理器的性能太弱而功耗卻還是比ARM高太多,自然難以獲得手機行業的認可。
ATOM處理器敗落后,Intel就基本沒有了與ARM競爭的信心,甚至于到了后來連PC業務都不再如以往那么重視,而將希望寄托于X86服務器芯片,希望依靠服務器芯片在未來的AI、物聯網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Intel退守依然難安穩
Intel退守PC市場和服務器芯片市場,然而ARM陣營卻一直都在努力進攻這兩個市場,不過ARM陣營可謂屢戰屢敗。
早期ARM服務器芯片開發商Calxeda已經倒閉,后來高通有意開發ARM服務器芯片也失敗了。ARM服務器芯片難以與Intel競爭,與ARM服務器芯片生態不完善有關,畢竟Intel數十年來在服務器芯片市場打造了X86的完整生態,數據中心等客戶并不愿意輕易冒險改變,畢竟這個行業高度求穩,對價格不敏感。
阻礙ARM服務器芯片取得成功的另一大因素是ARM架構處理器的性能始終遠低于X86處理器,過弱的性能難以滿足數據中心越來越強的數據需求。
在PC處理器市場也存在類似因素, 目前僅有谷歌的Chromebook大量采用ARM處理器,而這種PC僅能獲得美國教育市場的認可,大眾市場鮮有采用ARM處理器;高通與微軟聯合開發的ARM筆記本也未能取得成功。
然而這一切正逐漸被蘋果、谷歌、亞馬遜等公司打破。亞馬遜等互聯網企業一直都在開發ARM架構服務器芯片,以滿足自己的一些特殊性需求,不過它們依然主要采用Intel的服務器芯片,自然主要還是ARM處理器的性能劣勢,直到蘋果M1處理器的出現。
蘋果今年推出的M1處理器是為它的MacBook打造,據Geekbench的性能測試顯示M1處理器單核新年已與Intel的i7相當,多核性能則與i7存在很大差距;但是蘋果還有后招,那就是剛曝出的M1X處理器,M1X處理器的核心數增加至12核,單核性能、多核性能都足以媲美Intel的i9。
蘋果M系處理器的出現解決了ARM的性能瓶頸,原來ARM處理器的性能可以如此強,解決了性能瓶頸之后,ARM陣營未來進攻PC市場和服務器芯片市場的可能性大增,這對于Intel來說自然是重大威脅。
擁抱Risc-V成為Intel的無奈選擇
Risc-V架構的誕生希望進一步降低芯片的開發成本,它的指令集比ARM進一步簡化,同時可以利用成熟工藝開發出更強的性能,這樣的架構對于那些新生的弱小芯片企業頗為合適,不過弱小的芯片企業更無力發展Risc-V的生態,畢竟它們對行業的影響力太弱了,由于種種原因Risc-V發展相當緩慢。
直到中國芯片產業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希望發展自主芯片,而ARM雖然保持開放但是卻受到美國的影響,而Risc-V認識到中國芯片產業可能是它的巨大機會,Risc-V公司甚至為此將總部從美國搬遷至中立國瑞士,希望借此進一步加深與中國芯片業界的合作。
中國芯片產業確實也在傾力推動Risc-V的發展,2018年中國開放指令生態(RISC-V)聯盟成立,加快了Risc-V在中國的發展,中國第一大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已開發出了Risc-V芯片玄鐵系列并已被廣泛采用,Risc-V在中國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Risc-V獲得中國芯片產業的力挺,在于這個新興的芯片架構尚未有企業擁有優勢的專利,特別是美國企業未擁有優勢,這成為中國芯片產業傾力發展Risc-V的重要原因。
面對ARM的迅猛發展,甚至在蘋果、亞馬遜等的力推下將進入Intel的PC和服務器芯片陣地,Intel終于認識到僅依靠自家的X86架構已無法阻擋ARM的攻勢,此時它也看到了Risc-V的發展。這次它選擇與Sifive合作,乃至收購Sifive就是為了抵擋ARM的攻勢,甚至反攻ARM。
Sifive也是一家Risc-V開發企業,它開發的芯片在美國也獲得了較多客戶的認可,對于Intel來說收購這家企業比從零起步開發Risc-V更劃算,畢竟ARM的攻勢已經如火如荼,時不我待。
Intel加入Risc-V陣營,對于Risc-V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助力,畢竟Intel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企業,再加上迅猛發展的中國芯片業,它們的共同合力或許將Risc-V的生態迅速發展起來,未來或許Risc-V可望將迅速成為ARM的直接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