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醫療是指網絡技術信息在醫療領域的新應用,在醫療過程中,醫患雙方只需在互聯網平臺上進行非接觸性質的信息交流,可以優化醫療流程,提升效率,整合資源,有效地緩解看病難的問題。
近期以來,“互聯網+”醫療服務在短短的時間里,快速地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中。目前,多地試點城市還打通了“互聯網醫療”的醫保支付通道,業內認為,在此背景下,互聯網醫療或迎來彎道超車的機遇,龍頭企業有望明顯獲益。
醫保支付通道正加速實施
目前,包括上海、杭州、武漢等地試點打通了“互聯網醫療”醫保支付通道。
2月23日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上海市醫保部門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推出“醫保12條”措施。其中包括: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試行納入醫保支付、合理增加醫保總額預算管理指標、鼓勵醫療機構開展新技術新項目、穩妥實施本市新版醫保藥品目錄、激勵家庭醫生做好居民簽約服務等。這也意味著,上海互聯網醫療平臺的醫保支付將步入落實階段。
2月21日,杭州開通針對社區衛生服務的互聯網診療醫保在線結算,為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的參保人員提供在簽約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復診及相關圖文、電話咨詢服務的醫保結算。
2月23日,武漢市醫療保障局發布18條措施服務疫情防控和日常醫療保障。其中提到將醫保門診重癥(慢性)疾病定點零售藥店擴大到50家、支持“互聯網+”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等。
除了上述城市以外,多地醫保部門也表示正在研究互聯網醫療醫保支付的具體實施方案,可見全國范圍內的醫保支付通道正在加速實施。
互聯網醫療迎彎道超車機遇
據了解,按照開設主體劃分,互聯網醫療主要包括互聯網公司或移動醫療平臺自發的在線醫療和公立醫院在官 方 微 信 公 眾 號或移動APP開設的線上醫療;按照服務內容劃分,互聯網醫療包括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遠程治療和康復等服務。
業內認為,醫保支付通道的打通將加速催生在線醫療千億級別市場的形成,有科技實力的互聯網醫療行業有望迎來彎道超車機遇,龍頭企業有望獲益。
同時考慮到醫療行為的特殊性,業內也指出互聯網醫療至少有兩個問題不可忽視,即醫療的質量和安全問題。另外,互聯網醫療還存在許多需要完善之處,例如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監督;部分醫療機構對“互聯網+醫療”持觀望態度;醫生的“執業痛點”需要被關注等。
不過從長期來看,互聯網醫療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業內建議,未來互聯網醫療應努力把握各方訴求,將需求作為發展的源動力,同時需要融入更多人工智能、傳感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