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現存確診人數出現了下降的趨勢,這場防病毒戰役終于顯露出了勝利的曙光。不過,要讓整個社會的經濟生活運轉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仍然需要時間。
受疫情影響,企業延遲開工、學校延期開學,遠程辦公、網絡教學一下子流行起來。而宅在家里的你,電視和網絡上看到的綜藝節目,也逐漸停止了線下錄制,嘗試采用“云錄制”的新形式。
這周周末,湖南衛視的綜藝《歌手·當打之年》第三期開播。采用云錄制完成的這檔節目,在網絡上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對此表示理解或稱贊創新的不少,質疑比賽公平或吐槽節目效果的也很多。
那么,疫情中嘗鮮的云錄制,會成為未來綜藝制作中的常態嗎?
歌手的云錄制,是怎么玩的?
從最終節目呈現的效果來看,《歌手·當打之年》的云錄制,簡單來說,就是讓歌手在不同地區網絡連線,分別錄制,最后再剪輯到一起。
這期節目參賽的選手分別為黃霄云、隔壁老樊、米希亞、袁婭維、蕭敬騰、白舉綱、華晨宇、徐佳瑩和周深等。
這些歌手在北京、上海、臺北、東京、長沙等不同城市完成演唱錄制。其中一名歌手在演唱時,其他歌手以及評委通過網絡的方式實時收看收聽。評委則通過在線形式對歌手的表現進行打分和投票。
觀看節目后,我們可以感覺到,選手、主持人們之間的互動,都是通過網絡完成的,選手們身邊時時刻刻都是耳機、麥克風、手機等設備。就畫面效果而言,盡管是現場錄制、遠程傳輸,但感覺還是能讓人滿意度的。只是,各方人馬四處分散、觀眾席空無一人,可能會讓人感覺有點不適應。
湖南廣電相關負責人在媒體采訪時稱,給歌手提供云錄制技術的為湖南有線“5G芒果超視”以及映客直播組成的團隊。錄制過程中,5G芒果超視采用了5G+云+人工智能技術。
據該團隊稱,《歌手》500位大眾評審的視頻源素材大概有90小時,首先通過AI技術識別選出5000分鐘的有效素材,然后通過智能拆條技術進行標簽化剪輯,接著這些素材在通過云端進入到節目組后期團隊手中進行精剪。5G和AI技術的使用,讓這期節目的云錄制和云剪輯都變成了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拿到工信部頒發5G牌照的,除了三大運營商,還有中國廣電。不過,由于基礎設施和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廣電不會像三大運營商一樣主打個人通信業務,而是更專注于本身就擅長的廣播電視通信領域。湖南電視臺《歌手》節目的云錄制,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廣電在5G領域的技術和資源。
疫情逼出來的云錄制,節目效果打折扣是事實
說實話,《歌手·當打之年》第三期和以往的現場錄制效果,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節目播出后,也遭到了不少觀眾的吐槽。
對類似歌手的綜藝節目而言,最終呈現的效果和“現場感”息息相關。當演播室里的觀眾席上空無一人,選手和選手、選手和觀眾、選手和其他工作人員不再處于同一個物理空間時,歌手們的表現、觀眾們的觀看效果,都不可避免地打了些折扣。
例如,蕭敬騰表示現場表演會有更好的表現。不少粉絲則擔心擅長live的選手在云錄制中的表現會受到影響,優勢被消除。
此外,《歌手·當打之年》是綜藝節目,同時也是一檔賽事節目。歌手們之間的PK、“奇襲”共同構成了出色的節目效果。而此次不同歌手在不同城市、不同場所錄制節目,由于設備設施條件造成的差異,粉絲們難免對公平性產生擔憂。
實際上,這種擔憂并非毫無道理。就這期節目而言,《歌手·當打之年》演播廳以及北京場錄音室的最終聲音效果是最好的,而米希亞在東京搭建的場地、配備的樂隊也堪稱豪華。
相對而言,在家里獨自錄音、用臥室白墻當背景的周深,錄制條件就顯得有些簡陋了,甚至有網友戲稱他像是事業剛剛起步的快手老哥。
另外,還有人擔心大眾評審處于私密環境里,沒有現場的約束,是否還會對歌手表現進行認真、公平的打分。
疫情期間,云錄制是最優解
盡管當前的綜藝節目錄制里,云錄制呈現的效果,或多或少還存在些問題,但在當下的特殊時期,它又的的確確是電視臺以及各大電視臺所能想到和實施的最優解。
按照原來的計劃,年后錄制和開播的音樂綜藝節目數量相當多,受到疫情影響的除了《歌手·當打之年》,還有愛奇藝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騰訊視頻的《創造營2020》、江蘇衛視的《我們的樂隊》、浙江衛視《天賜的聲音》等。
音樂綜藝基本都是在棚內錄制,人群更為密集,肺炎病毒感染和傳播的風險大大增加。如果要保障藝人和工作人員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就必須要在錄制前進行長時間的隔離,但產生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恐怕沒有多少節目組能夠承受。
讓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藝人就近錄制節目,通過網絡和云端技術來解決連線、畫面傳輸、溝通互動等等問題,是綜合考慮下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相比傳統錄制方式,云錄制的節目效果可能會打折扣,但相比節目延期、電視臺開天窗乃至節目停擺,云錄制解沒有那么不能接受了。
未來可期
《歌手·當打之年》的云錄制被不少人批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音樂綜藝本身的特殊性。但作為一次運用5G和AI技術的大膽嘗試,湖南衛視的模式創新,依然值得鼓勵,而云錄制的未來也值得期待。
其實,傳統的電視節目里,已經能看到一點“云錄制”的影子。例如,體育賽事電視直播中,賽事現場會有體育主持人在現場解說,聲音和圖像會傳回電視臺,出現在觀眾的電視上,而電視臺的演播廳里,也會有錄制現場。最終我們看到的節目,是由不同地區的直播畫面組成的。
而在網絡和通信技術都更加發達的今天,云錄制顯然具備了更多可操作的空間。例如,5G技術帶來了更快的網速和更低的延遲,普及后將對視頻的制作和傳播形式都產生影響。或許,以后電視臺的綜藝節目也能做出互動模式,除了藝人、現場觀眾、工作人員之間產生互動,網絡觀眾也能和節目產生實時的互動。
同時,還有很多不同于音樂綜藝、對現場和互動性要求不高的節目,例如知識競答,完全可以用云錄制形式來制作節目。更低的時間和經濟成本,意味著更低的節目錄制成本,給其他小團隊、新公司提供更多的機會。
3、4G網絡的普及,催生出了短視頻這個規模龐大的產業,撬動了傳統傳媒、長視頻平臺的蛋糕。而未來5G的普及、云錄制的流行,又能撼動哪些傳統行業,誕生哪些新形態的互聯網產品?答案很快就會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