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上海交大畢業的趙建軍離開母校,經導師介紹去了深圳億利達從事產品研發工作,十幾年后,他捐款三千萬回饋母校,但眾所周知,成功路上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來到深圳的趙建軍在億利達積極的參與產品設計、制造的全過程,掌握著產品研發到生產的流程和管理控制,但就在他漸入佳境時,命運卻跟他開了一個大玩笑,由于上級的人事原因使他所在的部門被撤掉,趙建軍失業了。
比爆發力更強的力是螺旋力,事業剛起步就遭遇低谷的趙建軍,雖然不似別人那樣激情絢爛的爆發,但是他選擇了創業,這種更持久、更無形,同時也更有力的方式去繼續自己的事業。90年代的華強北是創業者心中的麥加,這里大神云集,多少人靠著一米柜臺創造出了財富神話,趙建軍也在此經營起了自己的一米柜臺,從事電腦貿易生意。短短半年,趙建軍的商業天賦就得到了充分的發揮,他憑借自身的信譽白手起家,得到了供貨商和客戶的充分信任,積累起人生第一筆三十萬。然而,似乎只有挫折才能成就更非凡的人生。在一次生意中被騙走二十七萬元的趙建軍,事業一下子又從終點回到了起點。
在華強北要能活下去,除了依靠吃苦耐勞的品格以及靈活的大腦外,敏銳的觀察力與洞悉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好還有點技術能力,恰好,趙建軍全都有。
有一次,趙建軍在聽到人抱怨說家里好不容易買了電腦,但是“貓”又貴又不好用,有抱怨的地方就有需求,也有商機,路人無意的一句抱怨,再次點燃了趙建軍的創業熱情。,他隨即成立了一家叫普聯的公司,著手研發能滿足用戶需求的路由器。
當時的網絡設備市場一片混亂,基本上市場全部被臺灣的D-link以及美國的思科所壟斷,而國產網絡設備的生產則有氣無力,且大多數廠家對網絡設備生產這一塊并不看好。國內也有幾家做網絡設備,可是堅持下來做到底的,沒剩下幾個。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趙建軍帶領著自己公司的全部員工(算自己在內總共3人)開始獨闖龍潭,對于專業的熱情和技術的積累使他在短時間內完成了第一塊TP-LINK網卡的設計、測試、包裝和銷售。
新產品面世后如平地一聲驚雷,銷量異常火爆,靠著這筆收入,趙建軍得以招兵買馬壯大自己的隊伍,正式對陣臺灣企業與美國的思科。當時市面上,思科的產品在質量與功能上都屬于上乘,但是這些國外企業都很難避免一個弊病,功能過于繁瑣,沒有考慮到國內用戶的具體需求而進行本地化設計,趙建軍從這一點出發,對路由器進行了刪繁就簡,只保留核心功能,讓用戶使用起來更加簡單明了容易上手。
在與臺灣企業競爭時,趙建軍采用的是另一種策略。技術出身的趙建軍對研發特別執著,所以普聯的產品研發投入不設上限,而產品落地之后價格又很有優勢。當時的家用有線路由器,是低端網絡設備中第一個帶軟件的產品,少數品牌雖然產品穩定,但是繃著高價賺暴利;其余品牌雖然價格低廉,但是產品穩定性差。普聯依靠性價比迅速切入市場,將某些型號的路由器價格壓到100元以下,這一舉措成功拿下一大塊蛋糕。
另一方面,如何知道用戶喜歡什么樣的產品,趙建軍給出的答案是讓用戶自己選擇。普聯率先低價推出了5款市場定位一樣的家用有線路由器,這幾款路由器市場定位相同,型號不一樣,內置的芯片、軟件也不一樣。友商們都迷惑了,這是要干嘛?后來發現,普聯在利用市場幫自己選穩定的芯片與軟件方案。
產品賣出后,普聯及時跟進用戶反饋,快速的了解到哪些型號有問題,哪些型號還不錯。于是,普聯將有問題的型號逐漸停產,將沒有問題的型號加大力度。很快普聯就只剩下2款型號還在市場上銷售。這個時候,普聯又一再猛烈殺價,以“最高性價比”的優勢橫掃市場,等競爭對手都明白過來的時候,普聯已經高舉殺價旗幟,一馬當先了。
產品對了,推向市場的策略對了,公司就成功了
1998年,TP-LINK全年銷售額突破1億元大關,產品遠銷東南亞市場,公司在同行業中迅速崛起。
2001年,研發出光纖轉換器,ADSL等適應市場主流的產品,產品由低端開始像高端邁進
2003年,TP-LINK無線網絡產品、寬帶路由器產品進入大批量生產銷售階段。并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
2010年,TP-LINK以年出口額1.7億美元獲“2009年度深圳市一般貿易出口額第七名”。
2011年,TP-LINK無線和寬帶接入設備出貨量均位居全球第一,交換機設備出貨量躋身全球前四,正式打敗思科。
2018年,TP-LINK連續八年實現全球無線設備市場占有率第一,營收超過兩百億。
從華強北一個小柜臺白手起家,到如今份額全球第一,其產品產銷全球,營收兩百億。趙建國執掌下的普聯,成為國內少數幾家擁有完全獨立自主研發和制造能力的公司之一,至今工程師文化仍是普聯的核心,研發處作為TP-LINK核心部門,有研發人員近2000人,約占公司總人數的45%,普聯是實打實的技術驅動型企業。
TP-LINK研發中心的現代化專業測試實驗室
移動互聯的浪潮席卷下,普聯也成為風口上的豬,以75%的市場占有率穩居國內路由器頭把交椅,并擊潰臺灣企業與美國思科,其旗下的品牌TP-LINK,已經連續九年實現全球無線設備市場占有率第一,超過了華為、思科、小米等強大的對手,堪稱是全球科技界的隱形冠軍。
擴展資料
目前無線路由SoC芯片供應商主要有高通、博通、聯發科、瑞昱、海思、Marvell、英特爾等幾家。
高通
高通起初在無線路由SoC芯片業務上發展的不怎么順利,經常被博通訴諸法庭,后來高通一怒之下收購了Atheros(創銳訊),接管了Atheros手中專利和原先的中低端市場,才徹底扭轉了被動局面。
普聯旗下的TP-Link采用的高通的解決方案,作為全球最大的路由器企業,普聯科技是高通最大的路由器芯片采購商,所以目前大多數消費者接觸到的路由(尤其是非智能路由)多使用了高通芯片方案(價位從幾十到幾百上千),雖然這些年聯發科、瑞昱對其市場份額有一定沖擊,但其市場占有率依舊穩固。此外小米、樂視、等一些企業也都是采用高通的路由器芯片。
博通
與高通是一對恩怨兄弟,在無線領域殺得難舍難分,作為專利的大佬的博通,當年為了遏制高通,經常對高通進行專利欺凌,如今雖然被高通反超,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博通在中高端市場依然有較大的份額,并且技術上與高通不相上下。一些企業的旗艦機型依然采用博通的解決方案,如NETGEAR(美國網件 R8500/R8000/R7000……)、 LINKSYS(領勢 EA9500……)、ASUS(華碩 AC88U/RT-AC5300)、Tenda(騰達 AC15/18)、Phicomm(斐訊 K3)等等。目前大陸最大的采購商是中興(光貓)、騰達等
聯發科
2011年,聯發科以換股的方式收購Ralink(雷凌),與高通相比,雷凌的技術實力與市占率不如高通收購的創銳訊,所以聯發科通過價格戰來換市占率。隨著近年來“智能路由”的興起,和雷凌本身比較優秀的血統(支持USB、PCI-E接口等,性價比高),迅速占據了一席之地。如今使用聯發科芯片的方案的路由和廠商依然很多,如極路由,小米路由、360、普聯等。
瑞昱
瑞昱進軍無線芯片領域時間不長,市場份額也較少,不過瑞昱與360合作的比較緊密,隨著360安全路由的大賣,這幾年市場份額也在逐步增長。此外磊科、華為、H3C(新華三)都是其無線芯的大采購商,其中華為的榮耀路由系列除主控采用的是自家海思之外,無線部分芯片全部為瑞昱的方案。
海思
海思的芯片一項都是自產自銷,其路由芯片主要用于自家的光貓,路由主控部分除少數機型外,基本都使用了自家海思芯片。家用路由之外,華為在企業路由方面是思科最強勁的競爭對手,近日,國際權威調研機構IHS Markit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全球路由器市場份額報告,華為路由器產品在運營商領域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英特爾
英特爾路由器市場份額很小,主要業務在企業級路由,以及軟路由方面,斐訊K3C算是搭載該芯片方案第一個量產上市的機型。不過這款芯片英特爾早在2015年就發布了,2017年才有企業敢第一個吃螃蟹,可見英特爾的路由器芯片走的并不順。不過最新消息是,TP-Link發布的首款支持Wi-Fi 6的路由器,采用Intel芯片方案的Archer AX50,看來英特爾要靠和大的采購商合作來提升自己的份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