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技術與醫療設備有許多顯著的協同作用。電子設備妥善放置在身上,傳感器可以收集與醫療相關的數據,通信選項使其成為數字健康數據的網關。可穿戴設備內的常見傳感器選項包括運動選項(例如用于跌倒檢測或活動識別)、心率監測(用于各種心臟測量),以及其他不太常見的選項,例如測體溫、檢測特定的化學分析物或評估對特定刺激的生理反應。可穿戴設備也可以在反饋回路的另一半發揮作用;無論是將胰島素輸送給1型糖尿病患者,在適當的時間提醒用戶服用藥物,還是直接進行電刺激等治療。
IDTechEx的最新行業報告《2019-2029可穿戴技術預測》包括48種不同可穿戴技術產品的歷史數據和10年市場預測,其中20種是可穿戴醫療設備。其中包括助聽器、心臟設備(例如動態心電圖或事件監測儀)和胰島素泵等較為傳統的醫療產品,也包括一些較新的設備,例如針對糖尿病患者的連續血糖監測儀(CGM)、新型電子皮膚貼片和其他有潛力的新興可穿戴醫療設備。2010年至2019年期間,這些產品的合并年收入每年增加100億美元,2019年占所有可穿戴設備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然而,令人感興趣的不僅僅是專用的可穿戴醫療設備類型。越來越多的公司希望將其他可穿戴設備的數據用于醫療場景,從保險公司激勵健康的生活,到支持某些疾病的早期診斷,再到為臨床試驗收集數據。這已在智能手表領域得到最廣泛的普及,某些產品已在限定條件下作為醫療設備使用。例如,Apple Watch 4獲得FDA批準用于各種心臟監測功能。一些功能幾乎相同的產品直接在醫學背景下開發出來,從一開始就符合監管準則,以生產與醫療完全相關的智能手表版本,用于類似的數據收集。這些趨勢在《2019-2029可穿戴技術預測》中進行了詳細討論。
不過,醫療設備生態系統的潛在貢獻者不僅僅是智能手表。十多年來,IDTechEx一直關注智能服裝這一新興領域,雖然該行業還處于相對初級的發展階段,但許多主要廠商正日益轉向電子紡織產品的醫療保健應用。例如,加拿大先驅企業Myant已與多家公司(如Mayo Clinic、ZOLL等)達成戰略合作,旨在使其智能服裝產品獲得FDA批準。
新增功能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心率、呼吸頻率、甚至血壓)、肌肉電刺激(EMS)和損傷恢復熱療、化學傳感器集成等。有關智能服裝技術的更多信息,請參閱IDTechEx的電子紡織品報告。類似的情況還發生在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耳戴式設備”(包括作為重要醫療設備的助聽器)以及更廣泛的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幾乎每一個主要類別。
那么,如果可穿戴設備的未來是醫療,那么醫療的未來有多少是可穿戴的?可穿戴設備提供了一種方便、可移動的選擇,用于在一段時間內監測某些疾病,并且為需要與身體接觸的傳感器設備找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