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據韓媒Korea JoongAng Daily報道,美國施加壓力,聯合眾多運營商抵制華為,想讓它們停用華為設備,韓國LG U+被迫站到了尷尬位置。
在韓國,LG U+算是最小的運營商之一,到目前為止,韓國眾多運營商之中只有LG U+已經公開宣稱要使用華為設備搭建5G網絡。LG U+認為:“當我們搭建4G LTE網絡時,使用的是華為設備,現在不可能使用非華為網絡設備。”
在解釋這一問題時,LG U+還打了個比方。比如有一個人,它的血型是A型,你不可能給他輸B型血,LG U+現在用的LTE設備來自華為,它與其它設備制造商的5G設備是不兼容的。
真是這樣嗎?根據專家的回答,大體如此。
不同廠商,4G 5G兼容難
韓國大學技術管理研究生院教授Lee Sung-yeop表示:“目前韓國商用5G網絡并不是獨立網絡,LTE和5G設備如果分別來自不同運營商,可能會出現互操作問題。”
所謂非獨立網絡就是說網絡不能獨立存在,必須依賴其它部分才能運行。韓國5G網絡是以LTE網絡作為基礎建設的,LG U+的LTE網絡用的就是華為設備。
我們可以將通信處理流程比作接力賽。
當智能手機發送、接收5G數據時,數據從智能手機傳到基站,再到電話交換中心,再到互聯網數據中心,然后回傳到電話交換中心,接下來到基站,最終回到智能手機。
移動運營商在處理整個流程時,只有部分流程用到了5G基礎設施,其它部分仍用LTE完成。如同在5G接力賽中,第一棒和最后一棒依賴5G,但中間一棒由LTE完成。如果LTE和5G設備來自不同制造商,想實現無縫傳輸就會很困難。
韓國國營研發中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管稱:“即使設備制造商根據國際標準制造設備,設備的管理和運營也是通過獨立解決方案完成的,方案是制造商自己開發的。就像我們平時使用手機,如果你在很長的時間內一直用Android,想轉到蘋果iPhone就會有點不習慣。”
改弦易轍,成本很高
那么LG U+是不是根本沒有辦法在網絡中完全禁用華為設備呢?專家認為還是有辦法的。
想擺脫華為,LG U+有三種方案可以選擇。
首先,將LTE網絡中的華為設備剔除,用其它制造商的設備搭建一張新網絡,然后用非華為設備建設5G網絡。這種方案成本非常高。
其次,自己開發一套解決方案,在華為LTE設備與非華為5G設備之間實現互操作。
最后一種方案,你可以等待,最終搭建獨立5G網絡,它的運行不依賴4G基礎設施。不過運營商必須等待,因為要等到明年年初3GPP才會批準通過獨立5G網絡國際標準。
無論選擇哪條路,對LG U+來說都不可接受。
Hana Financial Investment公司研究人員Kim Hong-sik說:“如果選用第一種方案,公司要投入幾萬億韓元,如果用其它方案,公司只能等待,看著其它企業奪走5G用戶。對于LG U+來說沒有一種方案可行。”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電子工程教授認為, LG U+選擇華為設備可能正是出于價值。
那么其它國家又是如何解決此問題的?例如,日本的5G網絡也是非獨立網絡。軟銀LTE網絡用到了華為設備,但它最近做出決定,在5G網絡中不會使用華為產品。
言下之意就是說軟銀要么剔除華為LTE設備,或者自己開發軟件,在華為、非華為設備之間實現互操作。上個月,軟銀CEO孫正義曾表示,如果更換現有華為設備,大約需要4600萬美元。
LG U+一位高管稱:“對于軟銀來講這是一個戰略選擇,因為軟銀想與美國子公司Sprint、T-Mobile合并,需要美國政府的批準。”
Hanyang University電子工程教授Choi Seung-won認為:“在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開始之前,日本想推出商用5G網絡,它的情況與韓國不同,韓國已經擁有5G商用網絡。軟銀還有一些時間,可以開發一套方案,將華為設備與其它制造商的設備連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