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涉及健康的醫療、保健等資源往往聚集在一線城市的情況下,依靠醫療大數據、智慧醫療等技術手段,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技術帶來的健康護航,享受技術帶來的便利,往往成為提升服務效率和擴大服務面積的手段。
一個例子能顯而易見地看到技術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大作用。在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之前門診經常出現“三長一短”(掛號、看病、取藥排隊時間長,醫生問診時間短)的問題,而醫院原有的信息化系統架構無法滿足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流程再造,同時也無法滿足未來對接云南超過180家二級醫院的轉診需求。
對此,醫院采用了聯想推出的智慧醫療系統,再造了就診流程,通過信息化手段大幅提升患者預約率,提高醫院運營效率。在進行改造后,該醫院門診日均接待患者數量同比增長27%,平均排隊人數從之前的20人減少至7人,平均候診時間和繳費時間也大大縮短。
也有不少老百姓表示,每次看病都要在掛號、門診、繳費、藥房等不同的樓層跑上跑下,非常不便。而天津胸科醫院和聯想超融合共同構建的智慧醫療方案,實現了“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腿”的目標。
據了解, 聯想超融合平臺搭建完成后,天津市胸科醫院采用分時段預約的方式分配待診患者序號,進一步減少患者在醫院停留時間;門診化驗采用先進的智能采血系統檢驗合一“流水線”,完成采血管的條碼粘貼及檢測,節省了人力物力,做到高效運轉;獨立的病人數據中心則可做到病人流程的閉環管理,為和社區醫院的醫療協同,區域醫療信息共享打下基礎。
除了怕“三長一短”,怕“跑斷腿”,對待就醫,大眾還怕“病而不知”,對待癌癥這樣的大病更是如此。大家都知道,癌癥發現越早,治愈率越高。在中國第三大致命癌癥——肝癌的篩查和早診早治方面,聯想也有解決方案成功落地,即E-Health智能醫療圖像輔助診斷解決方案。
該方案可以綜合增強CT多期數據,完成對肝臟分割及Couinaud分段,還可以通過深度學習算法自動判斷是否存在腫瘤及腫瘤的性質、大小、位置、類別等信息,并生成相應三維重建模型。最后完成CT圖像重建,輔助醫生進行手術規劃。
聯想E-Health系統可作為分級診療系統的一種落地形式,通過部署在基層醫院,在降低腫瘤誤診率的同時實現基層首診,緩解大醫院的診治壓力。同時,聯想響應國家衛計委對癌癥防治的行動計劃,對制定區域內的海量腫瘤篩查數據進行有效的大數據分析,在降低腫瘤漏診率的同時,也實現了有效的腫瘤早診早治。
辦醫從來不是一個“低門檻”的事情。有醫療機構的醫生表示,作為技術提供方,聯想智慧醫療通過與基層醫院、各大醫院的合作,提升醫院的服務效率,可以讓醫院多救一個人,再多救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