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導航,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絕對是GPS,就在不久的將來,你們第一個想到的絕對是北斗導航系統。北斗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與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歐盟的伽利略構成全球四大導航衛星系統。
為什么中國要研發北斗導航系統
GPS定位系統,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但你有所不知,GPS定位系統是由美國軍方提出設想并大力投資開發的系統,GPS在軍事領域的應用也相當廣泛。
眾所周知,美國人不是救世主,在全世界都在利用美國免費開放的GPS信號之時,美軍對于他國在GPS系統上的軍事應用也很是敏感,而正是出于這種敏感,美軍根據國家間關系的親屬給予了不同的待遇。
中國這樣的不受美國喜歡的國家若想利用美國的GPS實現較高的定位是不可能的。而這些還只是在和平時期,一旦發生戰爭,美國就可以很方便的關閉GPS系統對自己不喜歡國家的支持,對于中國這樣的獨立大國來說,這樣的限制帶來的威脅實在太大了。
總結以上觀點,想不受制于人,保持國家的獨立和安全,研發自己的導航系統是必須的。
北斗導航系統的發展
北斗系統第一次和人們見面應該還是2008年——汶川地震救災時,是北斗一代設備發出了來自震區的第一條消息。201818年是北斗導航系統的密集發射時間,按計劃下半年每個月都會發射一顆,加之軍工板塊回暖,北斗導航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5月1號,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地圖app要上線了,表示其導航功能可精確到1米以內,能夠清晰定位到具體車道。APP的上線可以促進北斗系統在民用方面的發展,所以很多人去炒北斗概念。
北斗產業鏈分為上中下游,分別包括芯片、天線、電子地圖、車載終端、手持終端、位置信息服務等。這些應用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大量的電子元器件做支持,中發市場會一如既往的支持國家高科技產業,幫助北斗導航早日與大家見面。
北斗導航系統的應用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根據《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白皮書的三步走戰略規劃:第一步,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號系統,向中國提供服務;第二步,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第三步,計劃在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三號全球系統,向全球提供服務。
近日,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個海外中心--中阿北斗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術組織總部舉行揭牌儀式。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進入全球組網的密集發射階段,北斗地基增強系統“全國一張網”的建設一期正式通過驗收,可在中國的21個省份提供實時動態厘米級精準定位服務。
北斗系統秉承“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這一發展理念,將在全球建設更多北斗中心,歡迎各國參與北斗系統建設及應用。
目前我國北斗產業最值得關注的市場的交通運輸、農業(農業機械的自動化和精細化作業)、智慧城市(地下管網、智能建筑等信息化建設)等領域的行業應用。
北斗產業未來更廣闊的市場在于大眾應用,包括基于手機、或者車載設施的應用,不過這塊市場是和互聯網、大數據、共享經濟等伴生的,北斗系統能占其中多大市場還取決于其服務能力。
有了北斗導航系統,精確到1米的距離,以后再也不用擔心開車掉溝里,走進死胡同的尷尬事件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