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0屆全國醫院建設大會上,達實智能董事長劉磅談到對智慧醫療的看法,“隨著5G的成熟應用,醫院將實現從互聯網醫院到物聯網醫院的跨越性轉變,5G為物聯網技術的全面、深度應用提供了‘通行證’,讓智慧醫療觸角廣闊延伸。”
智慧醫療是醫療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劉磅及時捕捉到了這一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織成員、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建軍曾在2018年報告中指出,預計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峰值4.87億,占總人口的34.9%。這意味著中國逐漸步入老年社會,醫療行業需要對此做出一些應對和改變。
達實智能成立于1995年,二十多年間對業務重心進行了三次調整,而智慧醫療則是公司近年來的工作重點。2018年,達實智能在智慧醫療業務板塊營收達9.37億元,占公司總營收37.08%。從2015年開始,達實智能便有意識的增加智慧醫療的板塊,順勢而為,迅速步入自己的成長期,“外界都說達實智能是轉型進入醫療領域,我則認為是戰略資源聚焦智慧醫療使然。其實早在20年前,達實智能便有醫療業務,只是當時比重非常小,這個比重10年前是1/10,5年前是1/5,3年前是1/3。”劉磅如是說道。
達實智能通過投資兼并的方式,先后將久信醫療、四川聚雅、健康160等企業納入自身的醫療版圖中。同時引進臺灣醫療信息化劉東洋團隊以及曾任天津泰達綜合醫院院長、海南省腫瘤醫院院長王鐵林,組成金字塔三層研發體系,通過EPC等模式為三級醫院提供醫院整體建設運維服務。
在智慧醫院板塊,達實智能提供覆蓋醫院全范圍、全流程、全場景的IOT整體設計方案,實現基礎設施智能化、臨床數據及醫院管理信息化,同時提供基于IOT大數據的醫院能源和后勤運營管理服務,在醫院的物與物、物與人及人與人之間建立連接,形成醫院經營管理、醫院臨床服務、患者監護的一體化服務。
在智慧醫療板塊,達實智能提供包括醫療衛生信息平臺、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等城市及區域醫療衛生信息一體化集成解決方案,解決區域內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的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和醫療資源配置問題。實現電子病例、居民健康檔案、處方、檢驗、檢查、用藥等醫療數據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基于人口健康信息開發針對居民和第三方機構的大數據應用和增值服務。劉磅表示,智慧醫院比智慧醫療更容易實現一些。
醫療市場保持高增速,智慧醫療產品競爭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數據顯示,醫療大數據產業市場規模大約為350至600億。眾多企業爭先恐后入局,劉磅也親自帶隊,在這個前景無限的市場中沖擊更高的排名順位。
達實智能在今年全國醫院建設大會上主要展示“醫院機電智能管控平臺”、“醫院節能及能源管理服務”、“智慧醫院一卡通解決方案”、“醫院智慧物流系統”、“數字一體化實驗室”、“醫院信息化和醫聯體信息化應用”6大模塊產品和技術。在5G、IOT物聯網、AI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突破,是達實智能智慧醫院板塊發展迅猛的關鍵。
達實智能聚焦于“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建筑”三大板塊,以智慧醫療為主。劉磅認為,“如果將AI人工智能比喻為人的頭腦,5G則像人的神經,IOT物聯網則像人的手腳,三者加以組合將會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醫療挑戰提供絕佳的解決方案。”
在智慧醫院實踐方面,達實智能為遵義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淮安市洪澤區人民醫院提供醫院整體建設服務,為北大國際醫院、青島墨城區東部醫療衛生中心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提供醫院專項建設服務,為汕頭中心醫院、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提供醫院升級改造服務,為淮南區域醫療大數據項目、深圳市羅湖醫院集團提供醫聯體及城市智慧醫療服務。成果頗豐,然后這背后需要巨額資金的研發投入。據悉,達實智能歷年來在研發上的投入基本維持在營收占比的4%左右,在2018年更是達到1.23億元。
基于物聯網應用的智慧醫院解決方案的加持賦能,在醫院建設過程中,達實智能同步模擬出虛擬數字醫院,利用物聯網技術將醫院的物與物、物與人、人與人緊密聯系起來,通過達實互聯網(云)平臺進行計算和應用。劉磅表示,智慧醫院現在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達實智能也不試圖定義它,但智慧醫院的幾個特征基本可知:可感知、可執行、會思考、能成長。
依托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邊緣計算和無線組網等技術,達實智能在2018年圍繞AI+IOT、AI+BIGDATA產品線,打造了醫療、建筑、交通等多維應用場景。作為全國醫院建設大會的首席戰略合作單位,達實智能通過智慧醫療體驗館、冠名論壇、參與主題發言等一系列活動,提升了在智慧醫療領域的品牌影響力。對于技術領域的持續投入,營收結構轉變成效初顯,這些都印證了達實智能聚焦智慧醫療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