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上,國務院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里提到,要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數字經濟。
一方面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加快在各行業各領域推進“互聯網+”。持續推動網絡提速降費。開展城市千兆寬帶入戶示范,改造提升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網絡,推動移動網絡基站擴容升級,讓用戶切實感受到網速更快更穩定。
在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網絡領域里,有一家公司已經在該領域里深耕9多年了,它就是心醫國際。
截至目前,心醫國際已經成為中國專業化的醫療云應用解決方案專家,建設并運營全國最大的遠程醫療網絡,為分布在全國的31省950多個縣級市,6000家等級醫院,一站式接入超過50家國家級醫院、160家區域龍頭醫院,以及國內外優秀學科專家,源源不斷“輸送”優質醫療資源。
在遠程醫療領域取得的成績匯總及政策帶來的紅利
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這些應用(遠程醫療、遠程教育),心醫國際已經做成了很多成績。
比如說,在2018年,心醫國際開始啟動新疆、江西、廣西的遠程醫療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工作,實現對全國7個省級遠程醫療綜合服務平臺(青海、河南、山西、貴州、新疆、江西、廣西)的建設與服務。
根據2018年數據顯示,心醫國際遠程平臺會診數量達到這對于遠程醫療服務會有極大的推動作用250,000萬例,拯救危急重癥16,000例,直接培訓的醫生超過80,000名,為患者節約遠途求醫里程達6億公里,相當于繞地球1.5萬圈。
在今年的提案中,重點提到了開展城市千兆寬帶入戶示范,改造提升遠程教育、遠程醫療網絡,推動移動網絡基站擴容升級,讓用戶切實感受到網速更快更穩定。
對此,心醫國際認為,這對于遠程醫療服務會有極大的推動作用。遠程服務包括遠程會診、遠程影像、遠程超聲、遠程心電、遠程病理、遠程查房、遠程監護、遠程培訓、遠程健康監測、遠程手術示教等。但是由于醫療自身對網絡的高精準性、高穩定性要求,以及目前網絡的限制,難以滿足和支撐各項遠遠程服務的全面開展。
針對這部分內容,心醫國際已攜手醫院啟動5G場景下的遠程醫療應用新模式的升級改造,同時推動遠程醫療向移動化拓展,使各項服務變得更加便捷。
與此同時,在過去那些年心醫國際服務的遠程醫療案例中,我們看到了有很多用戶通過遠程醫療得到了實惠。
青海海南州:健康扶貧實踐,推動分級診療
心醫國際著力推動構建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體系,落實“健康扶貧”工作,積極應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拓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目前公司“健康扶貧”網絡實現無盲點全覆蓋全國21個重點扶貧省份,完成335個國家重點扶貧縣的服務輻射,有效實現醫療資源縱深貫通。
在心醫國際的助力下,海南州衛計委牽頭建設了以海南州人民醫院為中心,實現48家各級醫療機構互聯互通的海南州衛計委云平臺,完成海南州人民醫院,海南州6家縣級醫院,海南州41家鄉鎮衛生院業務聯合,建立了區域醫療聯合體和聯動機制、實現城市醫院資源整合、覆蓋以基層醫療機構為基礎的健康信息平臺,使得全州醫療、公衛、計生三域業務有效融合聯動,積極保證一、二、三級醫療機構轉診率控制在70%、25%、20%。
此外,全州遠程會診、遠程教育等各項工作實現有序推進。在遠程教育方面,海南州每月積極開展多場專題培訓,每次培訓覆蓋全州平均近40家基層醫療機構的200余名醫護人員,有效運用遠程信息化技術和服務,提升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以及醫療扶貧的精準度,積極推動分級診療落地。
陜西省的“四大體系”: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陜西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建立起以醫院對口幫扶、醫聯體幫扶、服務保障幫扶、精準結對幫扶“四大體系”為重點的醫療衛生幫扶體系。堅持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不斷下沉,全面提升貧困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健康扶貧及全省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貢獻。
目前,心醫國際遠程網絡在陜西省50個國家扶貧重點縣的覆蓋達96%以上,同時助力重點扶貧地區構建了安康市醫聯體、延川縣醫聯體、漢中市3201醫聯體等醫聯體項目,從多維度提升全省基層服務能力,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
以陜西漢中為例,全市生計生系統緊密圍繞健康扶貧“控增減存”這一目標,狠抓政策落實,持續加快“健康漢中”建設。目前全市11個區縣28家醫院已覆蓋遠程服務。
在醫療聯合體建設方面,以3201醫院為中心的醫聯體,著力對全市11家醫聯體單位進行緊密幫扶,其中包括對全國精準扶貧縣鎮巴縣的對口幫扶;同時3201醫院建立了對口幫扶機制,以遠程醫療服務深入開展學科建設、診療技術、人才培養、醫院管理等方面幫帶協作,提升醫療機構自身造血功能。
山西省:打造省級遠程醫療綜合管理與運營平臺
根據《山西省衛生計生委健康扶貧工程實施方案》指出:到2020年在貧困地區建立起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基本解決,農村貧困人口健康水平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在山西省衛健委的指導下,心醫國際助力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逐步構建了上連國家遠程醫療系統、橫向與省直醫療機構、縱向與市縣鄉鎮遠程醫療服務平臺聯結的省級遠程醫療綜合管理與運營平臺。
同時,有效推動了山西省大力加強貧困地區遠程醫療網絡建設,目前當地已有13個國家重點扶貧縣全面實現遠程覆蓋,有效通過山西省平臺優勢聯動優質醫療資源落地貧困地區,推動貧困地區健康水平持續提升,緩解了老百姓面對重大、疑難疾病時看病難的問題。
此外,精準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山西省從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簽約服務、重病兜底保障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的舉措。在大病集中救治方面,山西大病救治的病種數已達31種,包括與消化科密切相關的食道癌、結直腸癌以及兒童白血病、終末期腎病等都納入了集中救治范圍。
作為大同市的龍頭醫院,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創新推動該地區消化內鏡手術治療水平提升,與全國頂尖醫院南京鼓樓醫院、北醫三院、北京301醫院密切聯系,開展了四期“消化道早癌早診早治規范化培訓”,線上線下培訓基層專業人才超3000名,實現精準幫扶,方便偏遠地區患者就近接受優質醫療服務。
遠程教育:衛生健康人才和隊伍建設
在遠程教育方面,心醫國際在陜西省衛計委、西安市衛計委的指導下,西安市紅會醫院牽頭成立陜西省骨科醫療集團遠程會診中心,建立了以紅會醫院為主體的陜西省首個骨科醫療聯合體。依托醫院在全國三大骨科中心之一的骨科專科資源優勢,成功打造了具有地域優勢的全國性骨科會診平臺。
由西安市紅會醫院遠程醫療會診中心攜手心醫國際共同打造的“骨經論道?源遠流傳”遠程醫療系列講座,涵蓋了包括脊柱、關節、創傷、小兒骨科、運動損傷、足踝外科、骨顯微修復及手外科等專業內容。目前面向全國已開展4場,以遠程平臺參與學習的創新服務模式,積極開展了面向西部乃至全國的衛生健康人才隊伍建設工作,持續對來自陜西、山西、甘肅、青海、河北、黑龍江、福建、廣西、貴州等多地的50余家二級以上綜合/專科醫院的1000多余名骨科醫務人員進行了專業培訓,助力當地建造了規模適宜的學科人員隊伍。
此外,在陜西省安康市的"政府主導、醫院實施、第三方服務"的多模態、全方位、一體化的安康市遠程醫學平臺,目前已形成連接21家縣區級醫院、45家鄉鎮衛生院、10家村級衛生室的遠程醫學平臺體系,借助心醫國際第三方運營,推進多維度遠程醫療服務,實現三級、二級、一級醫療機構及至村衛生室多模態覆蓋。
在常規化開展規范化培訓工作方面,安康市中醫醫院采用“點對點”的幫建,對多家醫院多個學科進行援建。同時線上線下手段并舉,積極運用遠程教育手段提高培訓效率,使村衛生室村醫也可第一時間接受到同質的互動幫教服務,實現人才培養的縱向到底。
目前通過安康市心醫國際遠程醫療平臺已持續開展了慢阻肺防治、流感防治、手足口病診治等多個專題培訓,截至2018年底,完成線上教學48場次,全市縣(區)醫院、中醫院、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余10848余人次在當地參訓。
貴州省是建立省級遠程平臺,確保醫患“零距離”
心醫國際承建及服務于貴州、山西、青海、河南、江西、廣西和新疆七大省級分級診療平臺。其中在助力貴州省完成省級遠程平臺、全省鄉鎮衛生院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全省遠程醫療大數據監管平臺的建設工作后,心醫國際繼續承擔起貴州全省腦卒中平臺建設工作。
目前貴州已在全國率先建成省市縣鄉公立醫院遠程醫療服務體系,覆蓋全省199家縣級醫院和1543家鄉鎮衛生院,開展遠程會診服務23.6萬例,對30多萬人次的醫務人員進行了遠程培訓。
貴州遠程平臺已全面應用了包括遠程會診、遠程教學培訓、遠程門診、遠程教學查房、遠程手術示教、區域遠程診斷及遠程緊急救治等多元功能。全省堅持以信息化為抓手,打破醫療資源區域局限性,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借“網”下沉,確保醫患“零距離”,使患者真正體會“足不出院”的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