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整個2018年,暴風都沒有好消息傳來。在資金上,18億定增失敗,5000萬“迷你”定增不了了之;在業務上,營收大幅下滑,虧損擴大80倍;在人事上,半年內四名高管離職,上市前的高管團隊只剩下馮鑫一人;在股價上,市值跌去九成,如今股價在每股9塊左右徘徊。
整個2018年,暴風都沒有好消息傳來。在資金上,18億定增失敗,5000萬“迷你”定增不了了之;在業務上,營收大幅下滑,虧損擴大80倍;在人事上,半年內四名高管離職,上市前的高管團隊只剩下馮鑫一人;在股價上,市值跌去九成,如今股價在每股9塊左右徘徊。
誰能想到,這家如今風雨飄搖的公司在三年前還處在高光時刻。上市的40天里,拿下36個漲停板,股價從發行價7.14元暴漲至327.01元,創下A股漲停記錄。更早時候,暴風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70%,每10臺電腦中就有7臺裝暴風影音。
近日,暴風集團(300431.SZ)就“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事件做出回應,稱該案件是由于公司與離職員工的勞動糾紛引起,目前正在解決中,法院將解除執行措施。暴風集團雖然否認公司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但該事件仍然對暴風集團股價造成了嚴重影響。
事實上,近年來暴風集團一直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之中,利潤下滑、高管減持、經營不善等質疑聲也一直圍繞在暴風集團周圍。業內人士將該公司與樂視進行比較,稱其發展路徑與后者如出一轍。然而,無論從影響力還是規模,暴風集團實際上從未達到像樂視一樣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來,暴風集團開始了聚焦戰略,將重心放在互聯網電視業務上。但是,在電視行業已經步入寒冬,行業巨頭都開始轉型的背景下,暴風集團此時加碼互聯網電視并不被業內看好。
然而,暴風集團的互聯網電視業務看上去更像是“賠本賺吆喝”。根據暴風集團預測,2018年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負,主要原因是互聯網視頻行業競爭加劇,公司廣告業務收入不及預期。同時,互聯網電視業務處于快速拓展期,營銷力度加大,成本費用增加。
“如果說壓垮樂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汽車,那么壓垮暴風集團的或許將會是互聯網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