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無人機行業熱潮下,測繪無人機技術、功能日漸成熟,應用領域不斷擴張。隨著無人機與農業發展融合日益密切,測繪無人機在農作物遙感測量中或將闖出一片新天地。
測繪無人機市場或迎新增長農作物遙感成突破口
近年來,無人機發展迅速,應用領域日漸豐富。其中,測繪無人機作為無人機主要細分領域之一,長期以來都處于穩步發展趨勢,市場與技術趨于成熟。眼下,測繪無人機功能不斷完善,使用門檻逐漸降低,普及應用日益深入。
我國測繪無人機產業發展過程中,2010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當年的1月11日,國家測繪部門首期無人機航測培訓班畢業典禮在中國測繪創新基地舉行。典禮上,國家測繪部門負責人在發表講話時提出,要充分認識無人機推廣的重要意義,并積極做好推廣工作。
這一屆無人機航測培訓班的畢業,意味著我國國家測繪部門正式開始普及應用測繪無人機,國內無人機測繪市場由此掀開了新的一頁。畢業典禮后,國家測繪部門便為十余個省、市測繪單位配發了17套國產固定翼輕型無人機航攝系統,并舉行了隆重交接儀式。
以往,傳統測繪作業中,需要工作人員手持全站儀、GPS-RTK等設備,一絲不茍地核對衛星影像圖上的小標志,發現有誤的地方,要馬上標注出來并及時修正。而且,在野外測繪時,經常要長途跋涉、翻山越嶺,這樣不僅作業時間長、強度大、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容易受到天氣因素影響,測繪人員也面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
在這樣的情況下,測繪無人機的應用就顯得十分關鍵了。測繪無人機憑借其易操作、使用靈活、效率高、受地形因素影響較小等諸多優勢,能夠極大提升測繪作業效率,并降低測繪人員工作強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風險。
不過,業內專家認為,目前測繪無人機已經基本實現了規模化商用,現有產品在功能上已經達到了瓶頸,亟需新的技術攻關和應用推廣來進一步推動市場增長。不過,要想找到突破點并不容易,特別是在技術上進行顛覆性的升級。然而,隨著智慧農業的發展,無人機與農業的融合日益密切,測繪無人機在農作物遙感領域的應用或將成為新的增長點。
眾所周知,農作物面積統計是農業統計的重要內容。傳統的農作物面積測量一般采用實地測繪、PDA錄入,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不僅效率低下,成本也較為高昂。如今,測繪無人機的應用,使得農作物種植面積統計工作迎來了變革,工作效率和工作準確度大大提升。
7月23日,唐山市統計局、豐南區統計局到黃各莊鎮東城坨村、太平莊村進行農作物夏播面積的遙感測量工作。此次,無人機遙感測量農作物面積任務在東城坨村和太平莊村的6個抽測樣方地點進行,按照調試機器、確定航道、測量拍照、填表計數、無人機返航等各項環節,經過三個多小時的努力,工作順利完成。
無獨有偶,近日國家統計局宣州調查隊利用測繪無人機,在宣城市宣州區開展農作物遙感測量。在調查、測量目標區域,工作人員在選定的樣本點,開展定位、航拍等工作,對小班面積、方位、區域分布精準實測,為下一步農作物種植結構情況調查和產量預測提供更精準的數據打下堅實基礎。
據技術人員介紹,無人機測繪主要是通過對影像的拼接、裁剪、處理、提取、分析等,直觀展現農作物種植情況的時空分布,計算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實現定時、定量、定位的精準監測,取得真實客觀的種植面積數據。隨著農業統計調查進入無人機測繪時代,數據精度、可靠性和實效性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