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集邦咨詢半導體研究中心(DRAMeXchange)調查顯示,受惠于中國政策的推動與民間企業的配合,加上大規模數據中心部署以及運營商服務器建置的需求帶動,中國區服務器使用量逐年攀升,2018年中國服務器市場出貨量年成長23%,在全球市場的占比也從2017年的21.8%成長至今年的25.6%。
Huawei中國區出貨年增31.5%,創歷史新高
DRAMeXchange資深分析師劉家豪指出,Huawei今年在穩健的數據中心代工與電信運營商標案(如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加持下,在中國市場的整體出貨規模來到歷史新高的70萬臺,年增31.5%。而為了因應未來3~5年間自駕車市場與5G基礎設施的布建,歐洲車廠與電信運營商的服務器標案需求也增加,囊括Huawei約三成的代工出貨比重,相較于去年成長約兩成。
Inspur出貨達百萬臺,BAT代工比重升至五成
Inspur今年受惠于政府政策推動與補助,加上中國第三方數據中心興起,在中國市場整體服務器出貨規模預計將達到90萬臺,年增35.3%。此外,中國網絡服務供貨商為因應國內網絡數據相關業務量增加,今年紛紛提高對于高強度運算的服務器需求比重,同樣帶動Inspur出貨增長。Inspur今年更加入聯合開發(Joint Design Manufacturer,JDM)的業務模式,實現了高度創新與客制化,也明顯提升在百度、阿里巴巴與騰訊的代工比重,今年占比已從去年的三成提升至五成。
中美貿易摩擦短期影響仍有限
分析Huawei與Inspur的服務器業務可知,現階段兩品牌廠皆專注在中國服務器市場,因此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仍有限,但未來若美國實施第三波對中關稅,相關服務器整機產品與零部件(如主板、內存模組等)將受到貿易稅差與增值稅的影響,可能面臨10%至25%的額外關稅(Extra Tariff)。
至于其他服務器代工廠,除了服務器出口業務的考慮外,本身組裝廠也可能面臨服務器零部件稅額的考驗。不過,根據DRAMeXchange的調查,除中國廠商外,大多數代工廠的組裝廠區設立在美墨邊境的免稅區,而且因目前影響的關稅項目較為有限,所以現階段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沖擊較小。但在未來第三波課稅清單中,將納入服務器內存模組,對于產業的影響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