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中國5G發展論壇”上,中興通訊無線方案總工程師陳志萍發表演講強調,5G不僅是技術驅動,更多是業務驅動。與前幾代無線通信技術不同,5G帶來的變化是全社會的,例如大視頻,未來還有虛擬現實;例如自動駕駛,從輔助駕駛未來進一步走向無人駕駛,行駛主導權從人到汽車?!澳壳半A段還難以實現,5G的未來很美好,能力也是不斷積累的。”
業務驅動在很大程度上是技術驅動的體現。從技術角度看,陳志萍認為,5G還面臨五大挑戰:目標的差異化,網絡的復雜化,技術的妥協化,場景的演進化和業務結合的滯后化。
目標的差異化,是指全球5G發展不平衡,訴求也不一致。例如美國做5G固定寬帶接入,相當于拋開3GPP自定義一種5G標準,產業鏈依托特殊場景形成;歐洲4G發展沒有中國、亞太蓬勃,5G時代更多關注URLLC場景;中國則是定義為國家戰略,5G三大場景齊頭并進。日本和韓國則有大型賽事的驅動,開始階段EMBB是主要訴求。這將帶來對技術、頻譜不同的訴求。
網絡的復雜化,是指5G并不是單獨的網絡存在,一定是和前面2G、3G、4G網絡共存,本身還有EMBB、URLLC、mMTC三大場景業務,網絡復雜程度是指數級的增加,對產業鏈所有廠商來說都是巨大挑戰。
技術的妥協化,是指5G面臨如此復雜的場景,考慮前后項的兼容,在標準制定時存在一些妥協,同時也是產業伙伴共同協作的結果。
場景的演進化,是指應用場景在2020年后,隨著技術的革命,不一定局限于當前的思維,甚至會帶來技術和標準演進的不確定性。業務結合滯后化,是指網絡依賴業務的驅動,但這些業務藍圖屬于未來業務,目前還沒有真正實現,初期相輔相成,會存在一定結合滯后性。
面臨五大挑戰,中興通訊認為要通過創新去應對,一是技術創新,二是架構創新。特別是架構創新,要改變過去以基站或者網絡為主的運營模式,而是以用戶為核心,以服務為核心的自定義網絡架構。
“5G的朋友圈會更大、更復雜,除了通信行業內的合作,還有很多垂直行業合作,在車聯網、工業控制、智能教育等方面,推動網絡對業務端到端的能力實現。”陳志萍說,另一方面,5G時代開源也是大趨勢,合作創新之路將越走越寬。中興通訊則是最積極擁抱開源的通信廠商之一。
據介紹,作為5G時代的主要設備廠商,中興通訊已經將部分5G技術提前到4G時代商用,幫助運營商導入5G做好準備?!拔覀兌x為5G先鋒,一是商用進度的領先,而是性能領先,三是成本領先?!标愔酒急硎?,中興通訊在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城市做好了5G商用的測試、驗證,將承接歐洲第一張5G預商用網絡建設,和上下游廠商協同合作,中興通訊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在提案數量和重要領導席位,報告編撰者等崗位都有突出貢獻。
陳志萍說,中興通訊重視端到端的商用實現,在IoDT上和高通密切合作,確保運營商在5G具有從終端到系統的全面解決方案?!?G雖然有挑戰,但相信創新和協作會迎來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