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橋,提起科創,肯定繞不開小i機器人。
近日的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小i機器人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機器人技術提供和平臺運營商,攜旗下虛擬智能機器人、搭載智能機器人云操作系統的實體智能機器人以及小i機器人云智能平臺閃亮登場,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智能機器人應用的最高水準。
本月中旬,代表小i機器人的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上市。
由機器人啟動平臺上線
小i機器人自2001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智能機器人技術(即機器人“大腦”部分)的研究和開發,在自然語言處理、語義分析和理解、知識工程和智能大數據等人工智能相關技術已走在行業前列。2006年,小i從在線虛擬客服開始,其創新產品及其服務體系覆蓋了通信、金融、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智能家電和汽車交通等多個行業,為超過1000家大中企業、幾十萬小企業及開發者提供服務,全球用戶已超過5億,能夠為廣大企業輸送來自云端的類人智能交互能力。
今年工博會上,小i發布了創新性的智能機器人云操作系統(iBotOS),這是一款能賦予硬件終端“智能交互”能力的操作系統。只要植入該系統,從單片機到人形機器,所有的硬件終端都能“華麗轉身”成為智能機器人,擁有一顆來自云端的“大腦”。小i通過這種模式,將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開放出來,實現了“從虛擬到實體”的產業延伸,加速中國機器人產業應用落地。
全球智能機器人領銜分析師TomAustin評價: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做智能機器人技術,但實際應用方面,小i機器人實現的功能非常多,屬于最尖端,可排在國際前三。這也是為何在世界機器人大會,這個集中展示全世界機器人最前沿技術和最高水準產品的舞臺上,讓機器人“小i”啟動平臺上線儀式的原因。
小i總裁兼CTO朱頻頻直言,產業化產生更多真實的數據,通過學習系統轉化為知識,人工智能需要不斷正向循環。堅信人工智能必須通過產業化路徑來逐步實現的觀點,凝集了15年探索人工智能商業化之路的經驗與心得。
你想得到的機器人都有
銀行業首個實體智能機器人“Ina”每次出場總能引起圍觀。這個長相標致、聲音甜美的智能機器人已在交行投入使用。在現場,她要忙著回答客戶關于銀行方面的專業問題咨詢,還要時不時地來回走一走,給觀眾展示她的引導能力。采用小i全球領先的智能機器人技術,Ina具有強大的類人交互能力,業務能力相當嫻熟,能通過自然語言與客戶交流,幫助辦理相關業務,取號排隊、引導服務……通過“身份證+人臉識別”,她還可以1秒查詢用戶名下賬戶余額。
接待機器人“Nao”更為活潑可愛。外表懵懂,又因為小巧玲瓏,被放在桌上,總能一下子吸引觀眾的目光。“講個故事”、“跳個舞吧!”……有求必應的“Nao”讓觀眾現場體會了這種真實的人機互動。幸虧是個機器人,在一撥又一撥的觀眾的“挑逗”下,仍然能兢兢業業,樂此不疲。
小i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在現場活潑可愛的表演也吸引了廣泛關注。小i的智能掃地機器人除了基本的打掃功能外,還能夠和用戶聊天,“就像是多了一個微信上的‘萬事通’朋友。”用戶可以通過它了解最新資訊、天氣、股市等情況。而且在有WIFI的情況下,用戶可通過網絡隨時檢查它的勞動狀況,甚至還可以通過攝像頭看見床底下的清潔情況,并根據情況給它下達打掃指令。
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袁輝曾經說過一句話:“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不會選擇走機器人這條路。”在智能機器人領域鉆研15年,卻在終于迎來了產業爆發的今天,發出這樣的感慨——機器人行業技術門檻高、產業鏈條長、創造成熟應用模式復雜,沒有深潛到這個領域的人也許是無法真切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