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主要指那些靠模仿、復制、抄襲的工業產品。毋庸諱言,在“中國制造”走向全球的過程中,“山寨”產品的確曾扮演過不光彩的角色,至今為此還背負了“抄襲”的惡名。
我個人對于“山寨”一向沒有好感,跟這個不光彩的大背景直接相關。以我的理解,“山寨”這個詞本身就充滿了貶義,近乎創新的反義詞。環視國內, 太多生產者滿足于淺層次的抄襲與模仿,加上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缺少“硬約束”,致使劣質產品四處泛濫。猖獗的各類“山寨”,阻礙、扼殺了中國制造業的 創新升級之路。
不想,日本管理學者井上達彥一本在中國新出版的著述,在不經意間顛覆了我的上述想法,促使讓我重新審視“山寨”。至少,我現在知道,不應將“山 寨”與偽劣產品直接畫上等號——“山寨”固然有許多偽劣產品,但“山寨”并不全都是偽劣產品。“山寨”也并不盡然是創新的對立面,其中或也蘊藏著創新的基 礎。
井上達彥的這本書,中文譯名為《模仿的技術——企業如何從“山寨”到創新》。這個副題,我以為很貼近中國當下的商業現實。井上達彥并非專門為中國讀者而寫作此書,但其思考,對我們卻有相當的參考價值。因為,從優秀的模仿走向偉大的創新,充滿的是模仿的力量。
在井上達彥看來,討論“山寨”,有必要先厘清的一個前提,即模仿與創新之間的關系。他花了一定的篇幅來宣揚模仿的意義。比如,他引用日本已故的 著名文藝評論家小林秀雄的名言“模仿是創造之母”,來表達他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模仿是一種理性行為,應該如羅多倫咖啡創始人鳥羽博道所說的那樣, “毫不羞恥”地去模仿;他分析了諸多知名企業(當然包括不少日本的知名企業),來闡述模仿的本質,以及如何從模仿入手慢慢走向革新。
看起來,模仿里邊有很多學問。模仿即學習。其實,懂不懂得模仿,對很多企業來說,就是會不會向領先企業學習的問題。當然,模仿并不是簡單地照抄 照搬,那種粗劣的抄襲是沒有前途的。井上先生推崇資生堂創始人福原有信所強調的理念,“膚淺的模仿是不行的,要從根本開始徹底的模仿。”優秀的模仿,一定 要有青出于藍的意味。
在如今這個滿世界都在談創新的語境里,井上達彥反反復復談及的,是如何從模仿中尋求超越。這確實是一個獨特的視角,也促人思考創新的真諦。事實 上,極少有創新是憑空產生的,也只有極少的創新是靠天才來推動的。絕大多數的創新,恐怕都是站在他人的肩膀上眺望遠方。這就需要從模仿開始。美國管理學者 石家安曾寫到過這么一個現象:每48項重大創新中,有34項在研究階段就已經被人模仿了。如此看來,創新與模仿之間的關系,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緊密得 多。
井上的思考,讓我第一次對于“山寨”的意義有了新的理解。石家安甚至還認為,模仿本身即是一種有創造性的行為——這樣的論述,確實發人深省。在 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會創造的企業,首先是一定是個善于模仿的企業。作為一個受過良好學術訓練的管理學者,井上當然不會停留于模仿的意義層面。這不,在模仿 誰,以及如何模仿的維度上,他花了不少心思。
在井上達彥眼中,模仿主要有兩類,一是能帶來短期利潤增長的產品模仿;二是為企業帶來長期競爭優勢的結構性模仿。這兩類模仿,在現實商業世界 中,例子都不少見。我國的某些“山寨”產品之所以備受詬病,主要是其簡單停留于產品模仿上,且手法拙劣、粗制濫造。須知,凡深層次的模仿,必定重視結構性 模仿。
圍繞商業模仿的智慧性,以及在模仿與創造性的關聯方面,井上達彥積累了大量的個案研究,并初步建構起了一個學術思考的框架。大體而言,井上達彥 構建的是金字塔形分析架構,從企業資源、活動、價值、定位四個要素去揭示模仿的要點,探討從模仿到創新的路徑。這是極有價值的。井上所列舉的星巴克、豐 田、7-11、強生等國際知名企業的模仿故事,也能予人以啟發。
當然,若從更高的要求來看,井上的這些思考還略微單薄了些,以后可以更深入。
透過井上達彥的思考,我很容易聯想到今天中國的商業世界。中國的“山寨”如何擺脫惡名,進而進入深層次的模仿,并由模仿逐步演化到創造階段,是 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緊迫課題。從進入新世紀(39.15, -0.60, -1.51%)之后這十多年的情況看,盡管我國企業“山寨”的名聲并沒有太大的改善,但會模仿的優秀企業確實在增多,只不過之前沒人系統地做過梳理與研究 罷了。
比如在互聯網行業,許多中國企業很自然地以海外類似企業為師。中國互聯網業近年來的高速發展,與這種學習與模仿關系密切?;蛟S,這也與互聯網業的創業者普遍接受過良好教育,以及具有善于學習的特質大有關系。善于模仿,本身就是善于學習的體現。
中國的通信業 巨頭華為則是另一個例子。在華為的成長之路上,很多年里扮演的是一個追隨者的角色,這個過程中有過許多模仿。追隨者大多會帶有模仿的屬性。隨著自身不斷變 得強大,很多競爭對手(其實也是之前的老師)不斷倒下,華為由此漸漸獲得了領跑者的位置。多年來,華為一直以在研發領域高投入、重視創新聞名,殊不知如此 強調創新者,從前也是個優秀的模仿者。華為,可謂從模仿到創造的中國優秀企業樣本。
在這本書里,羅多倫咖啡的鳥羽先生的一句話,讓我深為觸動。他說:“尋找比自己優秀的人,徹底地向他學習。學習,學習,直到自己沒有可學的東西 為止。”日本人執著的學習精神由此可見一斑。只要能抱著如此虔誠的學習態度,我相信,中國企業也可以從井上達彥的思考里,大有感悟。
衷心期盼中國日后能涌現更多像華為那樣引領行業潮流的杰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