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正在成熟的季節,智能硬件產業鏈最集中的鵬城深圳剛剛結束了一場產業盛會——"2014深圳(國際)集成電路技術創新與應用展"(CICE)及同期的"中國智能硬件開發者大會",從芯片、零部件到方案、PCB到整機產品再到APP等,各環節具有亮眼廠商搶鏡,更不用說近年激進殺入智能硬件領域的IT廠商如小米、360、百事通、樂視、騰訊等公司演講嘉賓,更為本屆盛會及未來的智能應用開發和產業化注入了極大能量和活力。
大會盛況很難一篇文章概括,筆者這里倒是想分享一下與幾家從事智能家居及可穿戴設備業務的展商深入交流的一些心得和發現。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炙手可熱的應用領域市場到底實際情況如何?
智能家居:2015年上半年將爆發
智能家居管理平臺軟件和硬件產品制造商科道智能產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姚金安對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變遷深有感觸。他指出:“在今年CES之前,行業一直在爭論一個問題:智能家居是奢侈品,還是必需品?甚至在去年,我也不得不說:智能家居還沒進入大眾消費的時代。可是今年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因為‘智能化時代到來’已成為美國領先廠商乃至全球的共識。無論行業也好,金融機構也好,包括一些投資公司,還有整個產業鏈里所有的參與者,都開始在進入智能家居,而互聯網巨頭、傳統電器制造商、安防企業等的加入,更會加速產業化進程。”他甚至豪言, 2014年下半年、2015年上半年,智能家居就是一個爆發的趨勢。“去年我們銷售了幾千套設備,今年要達到上萬套設備,以指數的速度在上升,我們已感受到市場進入一種爆發狀態啊!
圖1:科道智能的生活立方智能家居生活系統。
可面對各廠商零零總總的產品和方案,到底什么才能算是智能家居?不同廠商有不同的解讀。姚金安認為,智能家居首先必須滿足三個條件:首先,在家里,要有一套通信網絡;其次,基于這套通信網絡,應該達成用戶管理服務;第三,這套東西必須跟互聯網連起來,滿足這三個條件,才能叫智能家居。科道成立十年以來,產品設計思想就是遵循打造正宗的智能家居。
在本屆展會上,科道展示了一整套最新的智能家居生活系統產品——“生活立方”,簡單來說它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燈光、電器、窗簾、安防、攝像機等前端設備,或者末端設備;第二,科道的智能家居管理核心主機,它的實質其實就是智能家居服務器;第三,客戶端軟件,安裝于用戶手機、平板、計算機上;第四,科道的云平臺,這四位一體,共同構成了一個智能控制技術應用的系統。該系統應用面非常寬,不僅能應用于家庭,而且能應用于辦公室、樓宇節能、博物館、圖書館,包括農業大棚、養殖業、種植業等所有需要智能管理的場所。
在本屆展會上,另一家知名的智能家居制造商如歐瑞博也引發廣泛關注,從ViHomeZigbee別墅智能化系統、WiWo微智能產品用、Orvibo inside云服務解決方案等等面向家庭、個人還是企業的應用方案非常吸引眼球,引人駐足。可以看到,如今不少中國智能家居產品的ID設計都越發精美,看來nest的影響功不可沒,呵呵~
圖2:歐瑞博推出的智能小電器示例。
可穿戴開發熱點努力向“必穿戴”上靠
第一批以健康手環為代表的國產可穿戴設備總體來說在市場上是雷聲大雨點小,同質化現象嚴重,用戶體驗卻仍不如人意,用戶新鮮感消退很快。在本屆CICE上,筆者與多家方案和系統商溝通后發現,產業心態日趨冷靜,產品開發會更注重用戶體驗和尋找更大的利潤空間,努力推動“可穿戴”轉變為必穿戴。
以獨辟蹊徑、主打禮品渠道和電商市場的神州幻響為例,該公司展示的鈦合金名表材質智能手環是其首款可穿戴設備產品,因酷炫外形和實用功能頗受市場歡迎。該公司采取利潤驅動而不是價格驅動的獨特商業模式,擁有優秀設計團隊,其設計的產品已多次獲得中國工業設計紅星獎,并用7年時間打造了1500家禮品公司的代理體系,數十名專業禮品銷售。
圖3:幻響智能手環外形酷炫,支持運動管理。
據該公司產品總監蘇國滿透露,他們即將推出第二款可穿戴產品-智能手表,“材質會沿用不銹鋼和真皮,前代產品他們總結比較優秀的地方會保留下來,缺陷的地方會做調整。比如肯定要增加提高用戶使用方便和體驗的顯示屏;另外會新加一些功能,比如心律的檢測、可能還有紫外線強度感應的傳感器,建議用戶涂多少的防曬霜,等等。當然,功能增加要與功耗做好平衡。”
圖4:幻響智能手表imuwatch設計圖曝光。
蘇國滿強調,對國內終端使用者來說,可能更注重穿戴設備夠不夠酷、夠不夠炫,功能是不是他需要。“目前來說,消費者對穿戴設備還不太熟悉,因此首先他會看產品的外觀漂不漂亮,喜不喜歡。所以我們在做產品的時候,外觀是按鐘表級別來設計,純手工的拋光打磨出來,不銹鋼的膠也是用粘鐘表用的無影膠來粘的,這樣可以保證它外觀漂亮,第二也能保證防水性能。包括按鍵,都是在一些加工鐘表的工廠制作的。如果外觀不夠好看,那你的東西功能再全,可能用戶也不會買。”
自主知識產權傳感器及傳感信號處理芯片技術提供商及移動健康產品方案商深圳光聚通訊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本屆CICE展會上發布了兩款最新專門針對可穿戴及移動健康終端的芯片,并展示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可穿戴移動健康產品方案如智能健康手表(心率監測、手機伴侶、通訊功能)方案。
圖5:光聚CICE發布首款移動健康&可穿戴芯片WT01。
WT01芯片是全球首款支持MIT數據庫48種心電樣本解析芯片,單通道(最高支持8通道)高速500SPS,16位ADC采集,并具有200uW的超低功耗特性,非常適合便攜和可穿戴應用開發。
光聚CEO于東方博士認為,目前很多可穿戴產品對于用戶來說還僅僅是“可以穿戴”非“想要穿戴”,功能和設計都缺乏“剛性需求”。而醫療健康領域對可穿戴設備的需求是剛性的,市場規模前景可期。
他進一步指出,可穿戴健康技術帶來了三個明顯有利的發展趨勢,那就是信息連接、社區和游戲化。利用這三者,醫療保健領域就有新的方式來建立用戶參與度和創建精確的個人健康及人口健康報告,“可穿戴健康技術以智能設備的形式出現,包括運動鞋、眼鏡、手表、戒指等。不管它們的形式或佩戴方式,可穿戴設備在未來的醫療保健領域上將扮演關鍵角色。”
的確,從巨頭的動作中也可看到,醫療保健功能將是未來可穿戴設備的重要趨勢之一。例如,市場傳言稱,蘋果iWatch可能是帶有醫療功能的智能手表產品,而蘋果已經招聘了多名有醫療傳感器技術背景的員工。谷歌去年也與FDA負責眼科和心血管設備的高官進行會晤。谷歌正在開發、測試一款隱形眼鏡原型產品,該產品能通過監測眼淚中的葡萄糖水平,幫助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水平。
對于巨頭對可穿戴產業的推動作用,較早進入可穿戴業務領域的芯片分銷商北高智的CEO林偉表示認同,“我個人是可穿戴設備委員會的主席,與國內大部分做可穿戴企業都有溝通,在過去一個季節可穿戴市場的熱度其實是有下降的,而之前上升的很猛。如果蘋果的iWatch在今年Q3的時候能夠如期發布,這對我們整個產業會是一劑強心針。因為不管從上面做芯片IC的設計公司到封測廠,到方案代理商,到終端公司,包括背后各種VC、PE都會覺得這個市場的前景沒問題,再投3年都沒問題,這樣就可以讓生態鏈往同一個方向努力,這個市場可能就成了。很多市場處在黎明前黑暗的時候很多人就放棄了,可穿戴也是這樣的問題。”
他還認為,可穿戴這個市場今年不要指望有多大的量,還處于磨合的階段,“因為是新增市場,它的市場交易成本是非常高,不光成本高難度也是非常大。今年手環量更大,未來長遠看手表會更看好一些。不過大家對智能手表要求比手環高得多,應該說目前市面上的產品從出貨數量和體驗來說還是和理想有差距。”
圖6. 北高智提供基于Silicon Labs芯片方案的系列物聯網及可穿戴應用方案。
目前國內智能手表的方案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基于MCU,一類是用手機的base band方案去做。北高智專注于MCU方案,因為功耗會更低。據林偉介紹:“我們與Silicon Labs公司展開了全線的合作,繼續開發基于被他們收購的Energy Micro MCU的物聯網和可穿戴產品方案。Silicon Labs新上任的CEO對新市場其實非常關注,但最關注還不是可穿戴,最關注的其實是物聯網,其實就是三個主要的東西,一個是MCU,一個是傳感器,一個就是RF,這三個東西,獨立的三個東西Silicon Labs其實都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