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mHealth),改變了過去人們只能前往醫院“看病”的傳統生活方式,將大眾引導入一種更為先進、輕松和便捷的就診模式中,近年來也逐步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產業的熱點。
移動醫療(mHealth),改變了過去人們只能前往醫院“看病”的傳統生活方式,將大眾引導入一種更為先進、輕松和便捷的就診模式中,近年來也逐步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產業的熱點。另外對于移動運營商、醫療設備制造商、芯片企業、應用開發商等通信產業鏈各個環節來說,移動醫療可謂一座“金礦”、一項潛力極大的“朝陽產業”。如之前BCC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遠程醫療市場發展勢頭強勁,預計市場規模將從2010年的98億美元發展到2015年的230億美元,在未來幾年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高達18.6%。移動醫療不僅會帶來豐厚的利潤,備受醫療行業關注的還在于其高端、便捷的技術以及驚人功效:例如如果智能手機與高速移動網絡相結合,就可以用來實現非侵入方式的健康狀態檢測,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另外,隨著生物傳感器的進一步發展,如遠程監測患者心臟病發作風險,持續時間更長、更加可靠的心電圖(EKG)傳感器,也將以最低成本進一步改善醫療質量和獲得醫療服務的能力。在通信產業鏈方面,ABI Research首席分析師Jonathan Collins預計“移動醫療” (mHealth)應用的全球下載量的增長將兩倍于營收的增長,到2016年時,全球范圍每年的應用下載量會超過10億次。
中國醫療行業信息化建設也始終在開拓移動醫療之路。自2010年至今,國家衛生部已啟動全國近百家醫院和部分區域的電子病歷試點工作。衛生部領導在公開場合表示,建立和完善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系統、建立便捷的移動醫療服務模式,是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更有國內很多移動通信廠商開始進駐移動醫療產業。
Yadin David博士擁有30多年親身研發指導龐雜生物醫學工程的經驗,在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中心長期擔當負責人職務,開發并領導醫療技術的評估、健康護理技術的集成、生命周期管理、醫療設備的調研以及遠程醫療服務的規劃。近幾年,David博士將工作重心置于移動醫療產業,與團隊成員一起致力于移動醫療技術的籌備與完善,并提出了諸多技術概念、產業發展模式以及醫療行業走向。近日,記者與Yadin David進行了關于移動醫療的深入交流,以下是經過編輯的對話。
記者:你認為移動醫療迄今能在世界范圍內廣受推崇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對于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醫療事業,遠程移動的診療模式能帶來哪些具體好處?
Yadin David: 移動醫療受到廣泛推崇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可以讓病患隨時隨地與醫生進行互動問診,透過高質量的移動通信設備獲取醫療服務和健康信息,另外這些移動通信設備也是極易獲得和操作的。
對于中國而言,遠程醫療的發展前景巨大。因為無論從移動設備的生產還是從醫療服務的需求上說,其規模都是空前的。遠程醫療解決方案供應商若能把兩者結合利用,所產生的需求將非常可觀。
記者:移動醫療現在已經備受關注,基于對相應的技術發展和認知程度的分析,你覺得移動醫療是否已到了全面推廣的階段?理由有哪些?
Yadin David: 目前還沒進入全面推廣的階段。目前移動醫療只通過一些負載在移動智能通信設備的應用程序來實現,但是有很多醫療需求還未被滿足?;谶h程醫療理念的服務只是移動醫療中一個有待完善的例子。
若要普及推廣移動醫療,那么高質量格式的信息、通信安全,以及隱私的保護等技術難題都需要得到合理的解決和技術保障。同時用以接收和分析病人自佩戴診斷裝置所取得的實時健康數據的技術也需要更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以切實做到防范危及生命的健康隱患。
記者:僅以中國為例,移動醫療帶動的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數十億元,并且涉及的周邊產業范圍很廣,設備和產品種類繁多。這個市場的啟動,其影響將不僅僅限于醫療服務行業本身,還將影響通信產業的現有布局和發展。你對此有哪些看法?
Yadin David: 沒錯,我也認為但凡多種優勢相結合的產業必定會帶來巨大的商機。產業規模的擴展和公共健康事業對于一個國家的未來而言都非常重要。若把兩者結合,比如我們現在探討的移動醫療產業,將會對下至農村社區,上到大型醫療中心,以及提供新通信系統的移動通信運營商甚至IT制造商來講都會產生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是廣泛滲透且有深遠意義的。
記者:你曾經建議,“醫療提供商和技術專家應該就遠程醫療網絡和平臺所需的最低系統性能標準達成一致”,可否請你具體解釋一下如何實現?另外,把遠程醫療的技術標準轉換到臨床領域,各個相關行業又應該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和嘗試?
Yadin David:如果醫療網絡和平臺所需的最低系統性能標準沒有達成一致,將有機會對移動醫療服務的可靠性和達標率帶來隱患。同時,也會令移動醫療服務的質量低于預期。醫生的診斷需要可靠的信息和數據作為支撐。如果因缺乏對最小誤差數值的認識,高于可接受范圍的誤差產生風險就會增加,從而會影響到移動醫療中所提供的數據和參數的質量。這不利于我們發展和使用移動醫療服務,一旦這種隱患不能被加以控制和解決,移動醫療反而會由天使技術墮落為一種危險。
我率領團隊一直致力于臨床醫生與工程學會的共同合作,目標在于發展出通用而穩定的移動醫療語言,讓即便是細微的臨床需求都可透過科技轉化到移動醫療服務中。同時,我們也長期努力研究,試圖找出在通信系統中用作收集、轉化、格式化、分享,和展示重要數據的部份來與臨床相結合。
記者:基于新通信技術應用的病人護理可以達到怎樣的水平?傳統醫療機構角色有哪些轉變?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臨床人員在業務上需要掌握哪些新的技術和理念?
Yadin David: 電子信息和“虛擬診所”等概念的出現,將會改變長達一個世紀之久的醫患關系模式。通信和信息技術創造了虛擬診所,它所引起的問題是傳統醫療社區所始料未及的。病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日程,隨時隨地選擇合適的應診者或醫療服務提供方。如果傳統醫療社區不能小心翼翼地引導和監控自身從傳統向虛擬的轉變,虛擬空間就會很容易被一些“偽醫生”所利用,并向病患提供大量不合格的醫療服務或健康意見。對此,各方都必須共同努力提高虛擬診所的開業門檻,確保提供服務和咨詢的人都有相關的經驗和背景。然而,這個問題目前卻沒有被持續地探討和關注,更沒有被法律政策等加以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