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Gartner: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21% 根據Gartner的最終統計結果,2024年全球半導體總收入為6559億美元,較2023年的5421億美元增長了21%。同時,英偉達超越了三星電子和英特爾,首次躍居首位。 Gartner研究副總裁Gaurav Gupta表示:“前十大半導體廠商收入排名變動的主要原因在于強勁的AI基礎設施需求以及73.4%的內存收入增長。英偉達之所以能夠躍至首位,主要在于其獨立圖形處理單元(GPU)需求顯著增長,GPU已成為數據中心AI工作負載的首選。” Gupta表示:“供需失衡引起價格大幅反彈,三星電子的DRAM和閃存收入增長,得以繼續保持在第二位。英特爾2024年的半導體收入僅增長了0.8%,原因在于其主要產品線面臨的競爭威脅正在加劇,而且英特爾未能把握AI處理需求強勁增長這一機遇。”2023-2024年全球排名前十半導體廠商收入(單位:百萬美元) 最新資訊 東風車規級MCU芯片DF30明年量產 據“湖北日報”報道,4月3日,在東風汽車全球創新中心,東風汽車研發總院智能化技術總師張凡武表示,國內首款實現完全國產化的車規級高性能MCU芯片DF30已完成第一次流片(試生產)驗證,車規級驗證馬上開始,計劃明年量產上市,打破國外廠商的壟斷。 伴隨汽車奔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車規級芯片需求持續提升。2022年,我國汽車芯片市場規模為158億美元,同比增長10.49%。目前傳統汽車單車芯片300至500個,電動智能車單車芯片超過了1000個,高等級自動駕駛汽車更是用“芯”大戶,其單車芯片將超過3000個。實現芯片自主可控,已成為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方向。 發表于:4/7/2025 Arm放言年底拿下全球50%數據中心CPU市場 Arm放言今年拿下50%數據中心CPU 發表于:4/3/2025 高通第四代驍龍8s移動平臺發布 全大核架構!高通第四代驍龍8s移動平臺發布,REDMI或將首發! 發表于:4/3/2025 復旦大學團隊成功研發全球首顆二維半導體芯片 2日深夜,復旦大學宣布,復旦大學集成芯片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周鵬、包文中聯合團隊成功研制全球首款基于二維半導體材料的32位RISC-V架構微處理器“無極(WUJI)”,中國二維半導體芯片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發表于:4/3/2025 e絡盟與美微科簽訂新的全球分銷協議以投資半導體產品組合 中國上海,2025 年4月2日 — 安富利旗下全球電子元器件產品與解決方案分銷商e絡盟宣布已與美微科 (MCC) 簽署全球分銷協議,并將為汽車、工業、消費和計算等各行各業提供高質量分立半導體解決方案。 發表于:4/2/2025 中國首款自研高性能RISC-V服務器芯片發布 4月1日消息,據“深圳前海”公眾號,日前,睿思芯科推出新一代高性能靈羽處理器,這是中國首款全自研高性能RISC-V服務器芯片,在算力、能效和接口配置等方面均達到國際主流水平,滿足高性能計算、全閃存儲與DeepSeek等開源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場景。 靈羽處理器基于睿思芯科全自研CPU核心IP與片上網絡IP,實現先進亂序執行、高速數據通路與Mesh互聯結構。 其計算性能已比肩Intel、AMD等國際主流型號的服務器芯片。 發表于:4/2/2025 傳Arm與高通競購SerDes巨頭 傳Arm與高通競購SerDes巨頭,后者股價暴漲21%! 發表于:4/2/2025 定制化HBM需求明年將顯著增長 兩大技術路線受矚目 4月1日消息,為了滿足更高頻寬、更大容量、更高效率的需求,定制化高帶寬內存(HBM)正逐步成為市場焦點,預計至2026年,隨著HBM4的推出,定制化HBM市場將迎來顯著增長。目前英偉達(NVIDIA)、亞馬遜、微軟、博通及Marvell等主要IT業者正積極推動HBM的定制化發展。 發表于:4/2/2025 新加坡研究團隊成功在單個晶體管中實現神經形態行為 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 Mario Lanza 領導的一個團隊已經證明,神經形態行為可以在標準單個晶體管中實現。該團隊發布的《標準硅晶體管中的突觸和神經行為》的論文已于 3 月 26 日發表在科學雜志《自然》上。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來自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 Sebastián Pazos 博士。 發表于:4/2/2025 傳蘋果將斥資10億美元采購英偉達GB300 NVL72服務器 4月1日消息,近日市場有分析報告稱,蘋果公司將斥資10億美元購買英偉達(Nvidia)的人工智能服務器。不過,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最新發文指出,單就采購來說,這對蘋果布局AI并沒有太大意義,部分市場參與者過度解讀了此傳聞的重要性。 發表于:4/2/2025 ?…567891011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