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相關文章 工業GenAI的“軍備競賽”悄然打響 巨頭爭先布局!工業GenAI的“軍備競賽”悄然打響 發表于:3/29/2024 阿里云聯發科聯手率先實現大模型在手機芯片端深度適配 阿里云聯發科聯手 率先實現大模型在手機芯片端深度適配 發表于:3/28/2024 2027年歐洲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或超300億美元 2027年歐洲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或超300億美元 發表于:3/28/2024 Sora一旦推出,峰值算力需要75萬張H100GPU Sora一旦推出,峰值算力需要75萬張H100GPU 發表于:3/28/2024 西門子和英偉達深化合作,基于生成式 AI 實現實時的沉浸式可視化 西門子今日宣布將進一步深化與英偉達的合作,此次合作將英偉達 Omniverse Cloud APIs 的沉浸式可視化功能引入西門子 Xcelerator,推動以人工智能(AI)驅動的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持續構建工業元宇宙。在英偉達年度 GTC 會議期間,西門子與英偉達攜手演示了生成式 AI 為復雜數據可視化帶來的變革,同時還展示了船舶制造巨頭 HD 現代如何在此技術的支持下完成新品研發。 發表于:3/27/2024 ?德州儀器將攜先進技術亮相 2024 年國際嵌入式展 中國上海(2024 年3 月 18 日)– 德州儀器 (TI)(納斯達克代碼:TXN)近日宣布,即將在 4 月 9 日至 11 日于德國紐倫堡舉行的國際嵌入式展上展示新款嵌入式處理和連接產品,賦能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續的未來。歡迎各位蒞臨 3A 展廳 131 號 德州儀器展位,屆時將會展示機器人、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等應用領域的最新進展。 發表于:3/27/2024 Intel宣布AI PC加速計劃兩大重磅升級 3月27日消息,Intel今天宣布,“AI PC 加速計劃”升級兩大新舉措,一是“AI PC 開發者計劃”,二是吸納獨立硬件供應商(IHV)加入。 Intel表示,這將為開發者和硬件伙伴提供兼容性增強、性能優化,助力增加市場機會、擴大全球影響力,從而優化并擴大AI規模,加速在2025年前為超過1億臺基于Intel平臺的PC帶來AI特性。 發表于:3/27/2024 英特爾微軟聯合定義AI PC:須配有Copilot物理按鍵 英特爾微軟聯合定義AI PC:須配有Copilot物理按鍵 發表于:3/27/2024 英偉達推出LATTE3D模型 1秒生成高質量3D形狀,英偉達LATTE3D模型來了,現場演示效果驚艷 一年前,AI模型需要1小時才能生成這種質量的3D視覺效果,而目前的技術水平大約是10到12秒 發表于:3/27/2024 Stability AI推出Stable Code Instruct 3B大語言模型 3 月 27 日消息,Stability AI 公司近日面向程序員,推出 Stable Code Instruct 3B 大語言模型,其亮點在于可以從一種編程語言翻譯轉換成另一種編程語言。 發表于:3/27/2024 愛芯元智入選2024玄鐵優選伙伴 中國 2024年03月18日——人工智能芯片研發及基礎算力平臺公司愛芯元智宣布,以“開放·連接”為主題的第二屆玄鐵RISC-V生態大會于03月14日在深圳舉行,愛芯元智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建偉受邀發表主題演講,向與會嘉賓分享了愛芯通元混合精度NPU這一面向邊端側算力布局的AI處理器,以及基于RISC-V生態所進行的AI算力提升及行業落地探索。 發表于:3/26/2024 Arm 宣布推出全新汽車技術 Arm 控股有限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RM,以下簡稱“Arm”)今日攜手生態系統合作伙伴推出最新的 Arm 汽車增強 (AE) 處理器和虛擬平臺,讓汽車行業在開發伊始便可應用,助力縮短多達兩年的開發周期。 發表于:3/26/2024 百度將為蘋果今年國行iPhone16等設備提供AI功能 3 月 25 日消息,從知情人士處了解到,百度將為蘋果今年發布的 iPhone16、Mac 系統和 ios18 提供 AI 功能。蘋果曾與阿里以及另外一家國產大模型公司進行過洽談,最后確定由百度提供這項服務。蘋果預計采取 API 接口的方式計費。蘋果將國行 iPhone 等設備采用國產大模型 AI 功能主要出于合規需求,該公司短期內還無法解決合規問題,但國外版 iPhone 等設備 AI 功能均來自蘋果自己的大模型。 發表于:3/26/2024 高通谷歌和英特爾共同向英偉達發起挑戰 3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高通、谷歌和英特爾等巨頭集體向“AI霸主”英偉達發起挑戰,欲打破CUDA“一家獨大”的局面。 報道稱,高通、谷歌和英特爾等科技公司參與的UXL基金會正計劃開發一套軟件和工具,使計算機代碼能夠在任何架構的AI芯片和硬件上運行,從而打破芯片巨頭所主導的AI生態。 高通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主管Vinesh Sukumar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實際上是在向開發者展示如何從英偉達平臺遷移出來。”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由于英偉達CUDA產生的深遠影響力,UXL的最終目標是支持英偉達硬件和CUDA生態代碼。 目前英偉達在AI芯片市場斬獲了高達90%的壟斷性份額,主要歸功于其高性能AI GPU和軟硬件協同系統CUDA。 但是業績普遍認為,隨著英偉達競爭對手AMD、Groq等紛紛推出性能比肩英偉達的AI芯片,CUDA這一軟硬件協同運算平臺“壟斷性的優勢”才是英偉達壟斷AI芯片市場的最核心。 基于CUDA的AI軟硬件一體化系統為英偉達創建了一條極其寬闊的“護城河”,使得AMD等競爭對手很難與英偉達在部署AI應用方面相匹配。 發表于:3/26/2024 嘉楠基于RISC-V的端側AIoT SoC采用了芯原的ISP IP和GPU IP 2024年3月14日,中國上海——芯原股份(芯原,股票代碼:688521.SH)今日宣布嘉楠科技(嘉楠,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AN)全球首款支持RISC-V Vector 1.0標準的商用量產端側AIoT芯片K230集成了芯原的圖像信號處理器(ISP)IP ISP8000、畸變矯正(DeWarp)處理器IP DW200,以及2.5D圖形處理器(GPU)IP GCNanoV。該合作極大地優化了高精度、低延遲的端側AIoT解決方案,可廣泛適用于各類智能產品及場景,如邊緣側大模型多模態接入終端、3D結構光深度感知模組、交互型機器人、開源硬件,以及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和智能教育相關硬件設備等。 發表于:3/25/2024 ?…90919293949596979899…?